为什么妻子比女儿更需要富养? | 原创心之助(微信:luyuexinli)

女性心理健康与成长专业平台

陪伴你心灵成长 获得幸福生活

预约情感咨询 成长咨询 学习心理课程

文 | 心之助签约作者April 卢悦 赵悦辰

小编 | 心之助 雅倩


最近在上演一部电视剧《小别离》,围绕留学问题展示都市中人的种种无奈、焦虑与纠结,剧中似曾相识的情节让许诚一家心生波澜。

许诚在一家知名外企上班,收入还算丰厚,妻子芮晗原来是一名老师,生完孩子之后身体一直不太好,后来就辞去了工作,专心在家照顾老公孩子,他们的女儿婷婷开学后升初二,成绩中上。

我们就来听听这一家子的内心独白。

丈夫许诚:

我这人吧,说来也奇怪,和别人盼着儿子不一样,我结婚之前就一直想着以后一定要有个女儿。朋友们都笑我,说我是“女儿控”。老婆怀孕的时候,我就觉得一定是女儿,女孩子的衣服,从小到大的,我给她囤了一柜子!全是名牌!后来老婆生了,还真是女儿!

第一次看到女儿的时候,看着她那么柔弱的样子,我的心都要化了。

自打女儿出生,我就觉得,自己全部的奋斗都是为了她。都说女儿要富养,我一定要尽我所能给她最好的一切。所以我能理解那些焦虑的父母。老婆总说,我在外面威风八面的,回到家在女儿面前就像变了一个人,还说我太宠着她。是啊,我当然要对女儿好了,她还没长大,就像一朵娇嫩的小花,很容易受到伤害,我当然要好好保护她,照顾她。

画外音

许诚成长在一个严父慈母的传统家庭中,威严的父亲一直教育他,男人一定要顶天立地,要有做男人的样子,“男儿有泪不轻弹”。很小的时候,他就学会了咬着牙把眼泪咽回肚子里。

这令他否认了每一个人身上都有的阴性的、女性化的部分,他无法用温柔的方式对待自己内心深处那个弱小的小孩的部分,去给予自己柔情的爱,对此他有着深深的禁忌,根本无法做到这一步。因此他将这种情感需要投射到了别人身上,一开始是妻子,然后是自己的女儿。

特别是女儿,这样一个娇滴滴的、可爱的、柔弱的小女孩,完全承载了他对于展现弱小、保护弱小的幻想,实际上,他是在用爱女儿的方式来爱他自己

为什么妻子比女儿更需要富养? | 原创

妻子芮晗:

我和许诚刚认识的时候,就被他身上的男人味吸引了。他让我很有安全感,他说,会一辈子好好保护我,照顾我,给我幸福。还从来没有一个人对我这么好,我很快就答应了他。婷婷出生以后,看到他对女儿这么上心,我挺欣慰的,觉得自己嫁对了人。可是说实话,有时候看着他和女儿那么亲昵,我也有点失落,甚至有些嫉妒女儿,很明显,我在他心目中的地位下滑了……

不过,自打生了孩子,我的身体就一直不好,他能对孩子多一些付出,也算是对孩子的一种补偿吧。说起来,我也挺对不住这孩子的,最早连母乳都没能让她喝上几口,作为母亲,我真是不够合格……小时候我们家条件不好,其实我特别希望我的孩子不会再吃这份苦。后来我干脆把工作辞了,既然能力有限,就把有限的精力放在孩子身上吧。别的不说,在吃上,我就没少花心思,每天早上五点多我就起来给他们做早饭。

许诚还劝我别太累了,我说,我苦点累点不怕,关键不能亏了这孩子的,她学习压力那么大,营养必须保证。看着孩子这么健康的,个头这么高,不像我,瘦瘦小小的,我真是特别开心。

现在家里的经济收入主要就靠许诚,我不敢乱花钱,为了孩子的将来,我们自己节省点都没关系。

我同意许诚说的,女儿要富养。我这辈子大概就这样了,希望这孩子将来能有出息吧,我没享过的福她能享受上,所以现在我对她的学习督得挺紧的,没办法啊,我也是为了她好。

画外音

芮晗从小就是一个非常“懂事”的女孩子,她总是很自觉地替父母分忧,从来不伸手要东西,父母也总是夸奖她很乖,是好孩子。

久而久之,她便习惯于通过压抑自己的欲望去换取别人对她的价值的肯定与认可,维系她和别人之间的关系,她的索取和自我的部分在成长经历里被极大地压缩了,这让她形成了一种“受虐型人格”和“融合性人格”的倾向。

小时候,每次她处于一个很可怜的位置上的时候,父母对她的爱就会浓一些,对她的关注也会多一些,这令她把自己的存在感和意义感与一个“灰姑娘”的形象联系在了一起,自己过得不好但别人过得好,会让她觉得自己很伟大,很了不起。

这种对于牺牲的过度认同,让芮晗在婚姻中也倾向于过一种过度利他的生活,自己生活简单,但一定要让孩子吃好的用好的,这其实是一种过度停留在原始的和孩子融合的状态。

她和女儿就像连体儿一样,她让女儿替自己过自己未能过上的生活,实现自己未能实现的

愿望,究其实质,还是一种投射,就像许诚一样,因为缺乏爱自己的能力,而只能通过替代性的让别人满足来获得自身的满足。从根本上讲,这也是一种自恋,说明了芮晗的自我不够发达,并没有真正成长起来。

每一个很难坦然索取的人,往往都是因为有一种不能接受自己可以拥有,认为自己不值得、不配的内在信念,她不相信别人会无条件地爱她,不相信哪怕自己什么都不做,别人也能尊重她、爱她。为了不被抛弃,不受到伤害,她觉得自己必须低下头,为别人做很多事情才可以。有一句话说“站着也能把钱挣了”,这在芮晗们的身上是无法成立的。

为什么妻子比女儿更需要富养? | 原创

女儿婷婷:

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别人嘴里的“身在福中不知福”,“无病呻吟”,可是,我真的不快乐!虽然我什么也不缺。爸爸这么宠着我,什么都给我买最好的,妈妈为了我省吃俭用,每天天都没亮就起来给我做早饭,有这样的父母,我还求什么呢?可是,我不明白,为什么我不觉得幸福呢?

有几次我攒下零花钱给妈妈买礼物,她都怪我乱花钱,最后东西摆在那里落了灰了她也不用,说实话我挺伤心的……每次我劝她对自己好一点,多打扮打扮自己,她就只会说,哎呀我老啦,还瞎捯饬什么,看着我们婷婷漂漂亮亮的就够啦!这些话真的让我很难受!我心里特别压抑!我甚至恨我自己!

妈妈总说,让我好好学习,将来过更好的日子,可是他们从来不问问,我想过的日子是怎样的!每次聊起来,他们就只会说我的想法幼稚,可再幼稚,那也是我自己的想法,是我想要的,你们凭什么就连正眼都不看一眼!爸爸,妈妈,你为什么就不能懂做女儿的心呢?!

画外音

婷婷的苦衷并不是无病呻吟,她的父母虽然给了她很多,但很大程度上,那并不是真正意义的爱,那只是一种幻想的爱,失去了客体和对象的爱。你可能会说,许诚和芮晗如此含辛茹苦,这还不叫爱?

是的,这种“爱”并没有建立在尊重对方需要的基础上,他们并没有真正看到孩子,他们看到的,只是他们自己,对于他们来说,孩子不过是长着另一张面孔的自己的灵魂而已。孩子本来没那么脆弱,许诚却非要强调她的脆弱;孩子对生活水平本来没有那么高、那么强烈的要求,也可以照顾自己一部分生活,芮晗非要全部提供;孩子本来有自己的梦想,他们却非要一笔抹杀。

一句话,对于孩子自己到底要什么,他们心中只有一个自以为是的答案,却从未真正去面对真实的孩子。

这也是一种对人的“物化”,虽然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我们都需要在某种程度上物化他人,但过度的物化就会蒙蔽我们的双眼,蒙蔽我们的心,让我们没法看到关系中的对方,不论是孩子,还是伴侣。这种物化也是一种对对方的“矮化”,不承认对方的独立性,不信任对方的能力,不认可对方的自主性,在这样的对待下,也难怪婷婷会觉得无助,甚至是愤怒。

为什么妻子比女儿更需要富养? | 原创

沉浸在自己世界的人,如何醒来?

《小别离》这部剧,看得许诚和芮晗很难受,剧中对现实赤裸裸地再现,特别是孩子们的呐喊,让他们似乎受到了某种触动……

在一次同学聚会上,芮晗见到了当年的同桌晓雪。这么多年过去,晓雪依然风姿绰约,袅袅动人,看她手机里和女儿的照片,就如亲姐妹一般。

谈话间,晓雪笑谈:别人总说女儿要富养,我总对老公说,老婆才更该富养好不好,就像老外说的,“happy wife, happy life”,一个家里,女主人的气场和状态才是决定整个家庭的氛围的关键,妻子开心了,全家才开心呀!虽然羡慕,芮晗却本能地觉得,这是不是太自私了?这还有个家长的样子吗?

回到家,芮晗和许诚聊起这些,没想到被婷婷偷听到了,婷婷实在憋不住,冲进来对他们大声说出了压抑已久的话:“妈!你就该像你们那个同学一样,好好享受生活!你们知不知道,你俩天天盯着我,我有多累多难受!我多希望看见你们能开开心心轻轻松松的啊!”

女儿的眼里闪动着泪光。芮晗和许诚愣在那里不知该说什么。空气中,似乎有什么东西醒来了,松动了……原先那些坚不可摧的,在一点点裂开,消融……


女人,一辈子都要富养自己

在东方文化中,人们总是过于强调“牺牲”、“奉献”、“无私”、“集体”,并不鼓励一个人为了自己个人去主张和争取些什么。也就是说,当我们将目光聚焦于自己的需求,并旗帜鲜明地为了自己的需求去努力的时候,不论在内在,还是外在,都有可能陷入道德劣势。

特别是对于女性,一方面社会倾向于看轻女性,贬低妻子、母亲的地位和作用,没有真正认可女性照顾家庭的价值,而过于强调男性身为一家之主、赚钱养家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又把母亲固化为一种牺牲自我的苦情形象,过度强调子女对于母亲的孝顺和绝对依从,用道德绑架的方式,既阻止了妈妈们自由地发展自我,追求自我,又妨碍了子女成长出独立的人格。

在这种双重的扭曲下,一个女孩想要冲出重围,生长出真正的自我,并在为人妻、为人母之后依然坚持自我,是极其不易的。所以才会有人说,《小别离》解释了在中国出一个傅园慧的几率有多小。

但也正因为如此,女性才更要提醒自己:一定要把自己“富养”起来,一辈子。这种养,不只是物质上的,更是精神上的,通过学习,通过读书,通过去看更大的世界,始终滋养我们的自我,壮大我们的自我,让它不枯萎,不凋零,不萎靡,日日生长,年年不息,根系深入四面八方的大地,枝叶伸向广阔无垠的高空。

就像芮晗的同学晓雪,在女儿三岁之前,她也几乎全身心地扑在了孩子身上,直到某日,无意中翻出当年自己练习书法的笔墨纸砚,望着镜中憔悴的自己,才突然意识到——她已经很久没有“养”过自己了。很快,晓雪和丈夫以及家人谈好,每周一定要确保她可以拿出一定的时间去参加书法研习班。在静心屏息中,她渐渐觉得,原来的自己又回来了。

从此,她拾起了从前的爱好,后来又发展出不少新的爱好,女儿大些了,她还扛起照相机,跟着驴友们去旅行、摄影。晓雪的气色越来越好,状态越来越饱满,女儿并未因为妈妈的偶尔消失哭闹不安,反而受妈妈快乐气息的感染而开朗活泼,被她放心留在家照顾孩子的丈夫也感到了被信任的幸福感,更觉得自己的妻子日益勃发出一种新的吸引力。

有心愿,就自己去尝试,而不是看着别人替你做到;

有梦想,就自己去完成,而不是等着孩子去替你实现。

有不足,就自己去成长,而不是依靠伴侣来给你补偿;

这,才是男人之幸,孩子之幸,更是女人之幸。

有人说,“我们花一辈子的时间,等待父母给我们道歉,他们花一辈子的时间,等我们说谢谢。但最后,我们都得不到我们想要的。”但愿,你我都不会再成为这样的子女,这样的父母。希望,有朝一日,每个女人都能首先作为她自己,骄傲地活在这个世界上,从容,温柔,明媚。


【心之助】

最值得女性信赖的心理平台

本文为头条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