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分享
用心经验

溺爱孩子是家庭教育中的大忌(2)

第二部分 家庭溺爱对孩子发展的害处

大家都知道一句古语,“惯子如杀子”,这句话说的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不变化的真理。尽管早有这样一个古训,但是,基于前边那四个原因,使家长根本听不到“惯子如杀子”的声音,看不到“惯子如杀子”的现象,更感受不到这个“惯子如杀子”的体验。因此就不知道溺爱对孩子有多么的危害,他影响到了孩子发展的方方面面。

1、溺爱使孩子内心无爱

独生子女,从诞生那天起,全家就把爱的方向对准了这一个孩子,因为是独生子,爸爸家一伙人,妈妈家一伙人,这么多人就都把视线投向了这个孩子,使孩子感受到了各个方面的关注、关爱、呵护。所以孩子他一诞生得到的就是全方位的爱,而且是一种铺天盖地的爱。如果要画一幅图的话,这个图的箭头都是指向孩子的,就是周围对孩子的爱,他几乎被这种溺爱包裹了,在这种情况下,孩子的内心就无爱了,这话什么意思呢,他只接受爱,然后不付出爱,他没有机会爱别人,他每天都是接受来自各方面的爱,无法体验爱别人,一般来说,你内心要有爱,那么这种爱是社会的一种体验,他要真的爱别人,和别人建立联系,然后他才能产生对别人的爱,此时此刻,我们的孩子他只是接受别人的爱,他没有去回馈,他没有把别人对他的爱反射出去,给予别人的爱,因为他没有机会,这样实际上对孩子很不利,于是我们就会看到大量现象,无数的独生子女情感非常冷漠,而对别人的爱的需求非常贪婪,甚至写作业的时候也得妈妈陪着,不陪着就不行;对爱的需求的贪婪,也不奉献,这是非常严重的问题。实际上一个儿童的幸福,他要得到爱,然后又要把爱给予别人,体验爱别人的快乐心情,这样的人才是幸福的人。也的一生,就是不断接受周围的人对他的爱,社会对他的爱,同时他还要把心中的爱给周围的人,给社会,这样的人生就是幸福的人生,他才能体验到活着的意义。而我们被溺爱教育出来的孩子,他没有获得这种体验,没有获得爱别人,爱这个社会、爱这个世界的这样的一种体验,所以他们的内心是冷漠的。

2、溺爱使孩子价值混乱

我们发现,在溺爱的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大脑里装了一些混乱的价值观念,他们似乎是非善恶都分不清,那么,这些孩子就很麻烦了,我们知道,所有的孩子长大都必须走向社会。而在溺爱环境下长大的孩子,他没有接受到正确的价值观念的熏陶,就自以为是满足了、长大了、不需要说教了,甚至他的思维都停滞了那种感觉里,这样的孩子,他对很多问题、原则性的问题、价值性的问题、是非问题、道德问题等全部内心是混乱的状态,这样的孩子一旦走向社会,这个社会就要他付出惨重的代价了。

3、溺爱使孩子能力低下

所有家长都希望自己孩子有学习能力,有自信,以后能顶天立地独当一面。但是对孩子实施溺爱的教育的时候,就导致了我们的孩子能力低下,因为他不做不体验生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使他在各方面的能力都退化了。一个婴儿,诞生以后,他就有一种自然的、遗传下来的那种向外的张力,让他爬他就会往前爬,然后,一个物体若迷住了他,他就要研究二、三个小时,那种探索的欲望,会让他弃而不舍,虽然那时候他才一、二岁,这是一个人的本能,也就是说人类在繁衍的时候,就形成了这种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遗传的基因。但是,现在孩子这种能力往往都被家长给剥夺了,比方说孩子吃饭,本应该孩子自己吃,家长偏爱端着碗往他嘴里喂,担心孩子吃不饱;孩子穿衣服,本应孩子会,家长偏要给他穿;然后洗澡,都上了小学了,还都是家长给他帮忙,孩子的脏衣服,洗涤的问题就更不用说了,所以说在方方面面我们对孩子都进行了百般的呵护,这个呵护的结果,就导致了孩子诸多能力的下降,思维能力的下降,动手能力的下降,探索事物的能力下降,记忆的能力也会跟着下降。人的智力是怎么样产生的呢?人的智力是通过人的所有器官对事物的触摸思考在探索过程中,培养起来的,我们的孩子,你看,他的四肢被束缚了,思维被限制了,各个方面都会被一群人限制在一个固定的环境里,他没有机会去运用他的双手、双脚,没有机会运用他的大脑,没有机会运用他的语言功能,更多的就是那种左脑右脑相互结合的模仿性的活动,所以我们的溺爱,孩子的有些功能会被弱化,有的甚至消失,这样一来我们就会发现,溺爱长大下的孩子,他的能力非常薄弱,而且我们全中国的儿童,这个能力,这个水平就会降低。那么一旦把这种无能的孩子培养起来之后,孩子在各方面都不如人,在学习方面,在自信心方面,甚至身体的发展方面,心理方面,情感方面都不如人,诸多能力方面,包括智力的下降,我们家长远远没有认识到,家长没有认识到劳动实质上是在开发智力,孩子的操作就是促进左右大脑的发展,一个孩子,生下来就都有无限的能力,这个能力在正确方法的指导下,作为一个孩子他是无所不能的,那么反过来,我们溺爱的话,那他没有作为了。这里我给大家讲个故事,法国有一对老夫妻,他们五十多岁时候生了一个孩子,创造了一个奇迹,于是这对老夫妻对这个孩子百般的溺爱,溺爱到什么程度呢,孩子到二十五岁的时候,解大便都得父母帮助,大家想一想,如果这二位老人不在了,这个孩子怎么生存?作为一个孩子,我们用什么方法教育他,他就会变成什么样子。这对老夫妻教育孩子所有的方法都是代替孩子,一岁至二十岁都是这样让他坐着享受,这样的溺爱,最后导致这个孩子所有的能力都没有了,消失了,作为人的本能消失了。作为一个社会上的自然的人,他的所有的本能都没有了,还怎么生活?可能我说到这儿大家会想,我们的孩子不会是那样的,那我也相信我们孩子真不会那样,因为这是一个极端的案例,这是我二十多年前看一个参考消息看到的,但是这个事在我的大脑里一直记忆犹新,我一直想一个婴儿,你把他当巨人塑造,他就能成为一个巨人,你把他塑造成这样一个无比的低能儿,他就能成为一个无比的低能人,因此为了增强我们孩子的能力,我们必须不能溺爱孩子,要理智地爱孩子。

4、溺爱使孩子厌恶学习

由于溺爱,我们的孩子诸多的能力就被掩盖了,他就发展不起来,一旦这种能力低下的孩子投入到集体学习生活中,就麻烦了,他的眼睛看什么东西,注意力就不集中,听什么话,也听不准,他想写字,他手又不听使唤。因为他的手没有经过任何的训练,任何的劳动,这样的孩子在学习上就遇到诸多的困难,也就说在学习的每个环节上他都受挫,挫折让孩子的心灵压抑,于是孩子就逃避学习,厌恶学习,或导致最后缀学。当这类孩子学习成绩下降,这时其它的毛病也都凸显了。

5、溺爱使孩子自私自利

作为一个儿童从一诞生他就有自私自利的本性,这是人一个天然的属性。他这种自私自利的性格是有一个过程和阶段的,也就是说,他可能到了小学五、六年级的时候就开始为别人着想,或者说到初中的时候他才能为别人着想,这是很正常的,儿童的发展开始是利己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就开始利他了,这是一个非常有规律的发展阶段。可是被溺爱的孩子,当他到了能为别人着想的年龄段时,他还没有产生为别人着想的念头,还在那里自私自利,有的孩子父母都年迈了,他也不帮助父母。许多诸如精力方面,思想方面、情感方面也是这样的,发展的非常迟缓,他表现出来的就是自私自利。为什么呢?这就是我前面说的,这样的一个孩子从他诞生之日起,周围对他无休止的那种放大的爱,那种溺爱,这样的孩子只接收爱,没有把爱给别人,也就是说在这样溺爱的环境下长大的孩子,他的情感就是自私自利的。心理学上有一个实验说,一个孩子他从小没有得到父母的爱,流落到社会上,成了社会上一个不良青少年,当收容所把他收容后,对他进行耐心的教育,无微不至的关心,孩子的心慢慢被感化了,就逐渐的起变化,然后学着关心和爱别人,后来成了个有出息的孩子。这就是说,对孩子要从小培养他懂得感恩。

6、溺爱使孩子难容社会

社会是一个主流的社会,象这样一个被溺爱被宠坏的孩子他无法容入主流社会,他只能进入一些他那些小社会,小团体,甚至是一些不良团体,他只能在这个不良团伙里跟人交往,他很难进入主流社会。这时他就会面临很多社会问题,与人不会合作、不会交流、就连找工作也不会把自己推销出去,因为他只学会了一小部分人的处事方式,而没有学会大部分的为人之道。

7、溺爱使孩子人生苦难

溺爱使孩子人生苦难,因为溺爱使孩子的成长过程发生了一系列的困难,而且这种困难在孩子进入社会的时候,在孩子长大的时候,他就碰到了很多障碍。象我举的那个例子,法国老夫妻养大的那个孩子,如果那对老夫妻去世,这个孩子就进入那种收容的地方了,你得把他当做一个低能的残疾儿童养了,他本来应该有个辉煌的人生,可是由于溺爱的环境他失去了生存的能力。想想如果我们还这样溺爱自己的孩子,如果他没有学到多少知识,价值观又混乱,是非观念差,又违法乱纪,我们的孩子怎么立足社会?我们这个社会已经进入到高级阶段,这个高级阶段是什么呢,那就是优生劣汰,适者生存。这种竞争,这个社会不养一个懒汉的,你有能力,你就住高楼大厦,你没有能力,就去搭个棚子,因此,我们教育孩子真的不能溺爱。

8、溺爱使孩子虐待父母

天下做父母的都期望把孩子养大成人,到老的时候,让孩子关心奉养我们,但是在溺爱教育下长大的孩子往往在长大之后,会虐待父母。这个虐待的心理是非常复杂的。生活中有很多虐待父母或者杀父母的例子,翻开他的记录,都有这个溺爱的过程。你比方说,一个孩子由于你过分的溺爱,他要知识没知识,要能力没能力,要什么什么没有。你说他不恨自己父母吗?恨你父母的结果怎么样呢?那时候你已经岁数很大了,他就会虐待父母,他对父母没有孝心、没有感恩之心。

内容来源网络侵权联系删除:找资源联系: (复制)婚姻学堂 » 溺爱孩子是家庭教育中的大忌(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