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分享
用心经验

从心理成长的角度来看,人生有两个"逆反期"

“逆反”,是成长过程中的烦恼反应,包括“亲子关系”的紊乱。
从心理成长的角度来说,人生有两个关键时期:一是3~4岁时的“第一反抗期”,二是12—18岁阶段的“第二反抗期”,又叫“逆反期”。

(一)人生的“第一反抗期”在3~4岁:

娘怀胎,到婴儿诞生,到断奶和独立行走以前,母子是“包含关系”和“重叠关系”。这期间,生理上,孩子与母亲为一体,一切都依赖母亲,包括衣食行走都由母亲代劳。孩子心理活动简单,在心理上处于与母亲一体的状态,百依百顺,与母亲没有什么矛盾。

断奶,对母子双方来说,都是痛苦的。但这种痛苦是不可逾越的,也是必须的,这种痛苦促进了孩子人格的健康发育。

但是,过了“婴幼期”就不是“包含关系”了。如果已断奶并能行走了,母亲还一切包办,这就不利于孩子独立性的发展。

当孩子会用第一人称代词“我”与妈妈交流的时候,这时孩子能区分自己与环境包括妈妈的不同,开始把自己与妈妈分开了,知道原来自己与妈妈是两个人。孩子要自己拿勺子吃饭,可是妈妈不允许,仍然要亲自动手喂孩子,说是“碗里一半碗外一半,嘴里一半嘴外一半”。孩子早上起来要自己系鞋带,可是妈妈不让,还要包办代替,理由是半天也系不上,系上了也是七扭八歪的,上幼儿园要迟到了。于是,具有独立行动愿望的孩子,当他感到自己受到限制的时候,就会出现“反抗”的倾向和言动。

孩子刚上幼儿园的时候,会有些不适应,哭着闹着不愿去,这时母子都会产生“分离焦虑”,感到痛苦。处于人格的发育、发展,这种“分离焦虑”和痛苦是不可避免也是必要的。很快,孩子学会适应,喜欢那里的群体小玩伴。这样,孩子又成长了一步。

心理学经验表明:在“第一反抗期”表现出“反抗倾向”的孩子,更容易成为心理健康、独立坚强的人;而丝毫没有“反抗表现”的孩子,则往往在性格上趋于软弱和处事优柔寡断,这不利于孩子将来独立地走上社会。

孩子既然有了“自我意识”,那末,母亲就要与孩子平等相处,学会“跪着与孩子对话”,使用叙述、询问、疑问、征求意见的句子或语气与孩子交流。来了客人,也应该把孩子介绍给客人:“这是我的孩子某某。”让孩子感到:我是家庭里的成员之一,我是独立的人。

不懂得心理学的妈妈还感到委屈,责备孩子为什么不理解妈妈的爱。其实发问的应该是孩子:妈妈,你为什么不懂得孩子的内心世界?

如果说“第一反抗期”时间很短也较容易度过,可“第二反抗期”就不那么简单了,有人谓之“鬼门关”。

(二)“第二反抗期”(“心理危机期”)——“青春期”:

“反抗心理”,是“青春期”孩子普遍存在的一种个性心理特征,主要表现为对外在一切力量予以排斥的意识和行为倾向。

当孩子生长到十来岁时,由于他们对事物认识能力和世界观都正在初步形成,开始进入渴望被理解、被尊重的时期;因而此时他们总会有一种“我已长大了”的感觉,时时处处都要表现出独立、自强的个性。

3~7岁,孩子反抗,是要求独立,开始有了“自我意识”和在“社会化”。“自我意识”是在适应自己;“社会化”是在适应社会,开始与社会价值观同化,不断在整合有意义、有价值的经验,包括挫折、失败的教训,以促进人格的形成和发展。14岁左右“青春期”显露,如果过于莫名烦恼,那就是3~7岁以来的不适应心理的积累,至此集中爆发。所以,“自我意识”的成长和“社会化”的发展最好是平行、同步、和谐、协调地进行。

“青春期”孩子的心理在发生急剧的变化,开始产生“要求提高独立程度的意愿、急于与异性交往”的新的需求。在人际交流方面,自然就不愿、也不便同父母在一起玩,不愿意与家长交流;而是喜欢交家庭成员以外的伙伴,追星,模仿成人,吻龄,特别是喜欢与同龄的异性在一起,开始公开对对方表示好感甚至成双地走路、交谈、嬉戏打闹,去追求共同的志趣,即使是共同的苦恼。这才是正常现象。相反,天天围着父母转,父母会把“青春期”的青少年当成幼儿园里的小朋友,孩子在心理方面永远也长不大。这反而是不正常的。

这时,社会对青少年的要求,也从对儿童(家庭的依附者)转变到对成人(家庭与社会的责任者)这样的显著变化。这些变更在短时间内急剧发生,这就很容易使青少年来不及调适自我心理,进而诱发出矛盾和冲突。这些心理的变化,对其智能水平的提高、人格模式和品德的形成,影响极大。

1、“青春期”的孩子产生反抗心理的原因——

⑴自我意识的突然高涨。倾向于维护良好的自我形象,追求独立和自尊,一旦想法及行为受挫,不能被现实接受,就又产生过于偏激的想法,认为其行动的障碍来自成人特别是父母,于是便产生了对成人特别是父母的反抗心理。

⑵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过强。

⑶要求独立的意识过于迫切。将父母给予的生活上的关照及情感上的爱抚,视为获得独立的障碍,把老师和社会其他成员的指导和教诲也看成是对自身发展的束缚。

⑷反抗心理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否认自己的儿童期,以确认自己已是成熟的个体。

2、“青春期”的孩子,心理活动在“情感”与“理智”之间摇晃,“成人感”与“幼稚性”的矛盾并存——

⑴“反抗性”与“依赖性”共存。对一切都不愿顺从,特别是不愿听父母的话;但又希望从父母处得到精神上的理解、支持和保护。
⑵“闭锁性”与“开放性”即“内向性”与“表现性”共存。对父母闭锁,认为与父母没有共同语言,把要说的话写在日记里并锁在抽屉里;另一方面,在同龄中寻找知音,一旦找到,必推心置腹,无话不谈。
⑶“勇敢”与“怯懦”。“初生牛犊不怕虎”;但在公众场合不能坦然从容。
⑷“高傲”与“自卑”。凭借一时一事下结论,因偶然的成功而沾沾自喜,或因偶然的失利而认为自己无能。
⑸“否定童年”与“眷恋童年”。希望别人承认自己已经长大,但又留恋童年的无忧无虑。在沉重的学习压力面前感到惶恐,特别希望能像小时候那样自由并得到父母的庇护。
⑹“强烈、狂暴性”与“温和、细腻性”共存。
⑺情绪的“可变性”与“固执性”共存。

3、“青春期”的孩子,其个性特点是不平衡性,往往是或极端或偏执,所以容易产生如下的心理行为偏差——

⑴心理生物性紊乱。如面部表情失控,歪曲现实或脱离与现实的联系,情感冷漠、对环境不感兴趣,被害、夸大妄想,等等。
⑵有自杀的倾向及行为。多始于15岁,高发期在20岁。原因可能是:学业失败、与父母发生冲突、被同伴拒绝、被社会排斥、怀孕、违法犯罪后的恐惧等,也有出自浪漫的想法;对增多、加重的困难和烦恼没能及时解决,积累起来,承受不了,心理崩溃,于是以自杀的方式来“彻底解决”。
⑶可能产生青春期“精神分裂症”、“神经衰弱”、“躁狂症”、“焦虑症”、“抑郁症”和“神经性厌食症”等。消极情绪的长期积累,是产生诸病的重要原因。

⑷可能产生“代沟”。孩子从开始步入“青春期”到满18岁或到完成学业、经济独立、成家立业以前,同母亲是“交叉关系”并向“并列关系”过渡。孩子一方面想摆脱母亲的控制,一方面又因为自己不成熟的原因而摆脱不了,从生理到心理都是既依赖又独立。而母亲一方面因为惯性想继续控制,一方面又感到力不从心控制不了了。这属于成长过程的矛盾冲突。这种矛盾冲突,程度大小、时间长短而已,不可逾越。一般到了大学毕业前夕或参加了工作,有的最晚在结婚后,就渐渐缓解或消失了。但这段时期,如果母子的冲突越来越严重、交叉的幅度越来越小,便是“代沟”。

4、较之初中阶段,高中生人格的发展明显成熟了许多——

到了高中阶段,是开始考虑自己的人生道路的时候。如,高三毕业是继续上大学还是就业?所以孩子一切问题以“自我”为中心展开,又以解决好“自我”这个问题为目的或结果。逐渐形成比较稳定的人格特征以及价值观。这个时候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性”也向成熟方向发展。
⑴大多数的孩子在大多数的时候基本上能够与父母和睦相处,反抗成分逐渐减少;开始对父母表现出明显的尊敬之情和感谢之意。
⑵“自我意识”开始分化,在心理上把“自我”分成“理想的自我”和“现实的自我”。
⑶强烈地关心着自己的个性的成长。
⑷注意对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的积累,身上的“棱角”磨去了一些。
⑸“自我评价”和“道德意识”都走向成熟,具有自我内化的特点,能够接受外界的劝导并进行理性分析,受外界的负面影响小了。
尽管如此,但“代沟”仍然存在。

5、“代沟”了,就需要沟通——

是“填沟”还是“架桥”?“填沟”则使母子又连成一个整体,这是一种倒退,也不可能成为现实,除非孩子的心理发展倒退;“架桥”是让两个独立的整体之间产生一定的联系,这是现实和切实可行的,并有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地发展。

孩子满18岁并已完成学业、立业成家、经济独立了,与母亲为“并列关系”。这时孩子已经有了自己成熟的心理,与母亲成为两个完全独立的人,除了血缘。

学会在“代沟”之间架一座桥。作为孩子应该首先从桥上走向父母。两代人在“并列关系”的近距离的观察中才会发现:原来双方各有各的难处。孩子找个机会向母亲倾诉自己内心常常出现的无名烦恼,母亲这时最好只是注视孩子,主要使用“肢体语言”或“非语言”,学会倾听,耐心倾听,善于倾听!对孩子的偶尔失礼言行加以谅解。这种交流往往比言语更有效用。

说到“倾诉”和“倾听”,笔者有如下一组策略或做法,供家长参考:
下下策——家长训话,家长:孩子=10:0。
下策——亲子对话,家长:孩子=8:2。
中策——亲子对话,家长:孩子=5:5。
上策——亲子沟通,家长倾听:孩子倾诉=2:8。
如果到了“青年期”,更是人生求知、求职、求爱的关键时候。往往三者一齐来。——他还有那个时间和精力同你母亲呆在一起么?

(三)孩子都“逆耳”了,家长的“忠言”还能不能“利于行”?

俗语说:“忠言逆耳利于行。”这句话没错,问题是要用对地方、时候和对象。对“血缘关系”的“青春期”的孩子来说,从心理健康角度说,既然都“逆耳”了,那孩子是听到而未进去,或者进去不受欢迎,如孩子捂着耳朵说:“我不听,我不听!”你说,这时还能“利于行”么?你讲的道理在孩子那里变成了“唠叨”,不论你说得如何有道理,孩子都听不进去,你的话就是无效的,甚至会起副作用。这时,其实只剩下一个目的:为了母亲自己的“迁怒”或“发泄”,而不是或不能解决孩子的烦恼或困惑。正像“苦口”的“良药”,它再“良”,但“不对症”,会、能“利于(治)病”么?

(四)帮助孩子顺利度过“第二反抗期”:

1、尊重孩子,让孩子有所选择。处于“反抗期”的孩子不喜欢别人吩咐他做某件事或被迫接受某种意见——哪怕这意见和行为是正确的。这时,你可以把自己所期盼孩子接受的做法与其它几种可能摆在一起让他选择,既让孩子表现了他的独立性,又往往能心甘情愿地顺从你的建议,双方皆大欢喜。注意:使用叙述句、疑问句,征求、商量的口吻,提出建议仅供参考,相信孩子会自己做出自己满意的决定。

2、巧搭梯子,让孩子自然下台阶。如果孩子因故考试成绩明显下降,你不能对他嘲笑讽刺,因为嘲笑讽刺会适得其反,迫使孩子走上反抗的“不归路”。在“应试教育”制度不变的情况下,安慰、鼓励孩子:平日努力了,考场尽力了,分数如何,于心无愧。  

3、因势利导,疏而不堵。孩子玩得高兴的时候,父母打断而要求他做他不愿意的事,这正是引起孩子对抗的导火线,这往往会发展到母子对抗,甚至可能还会有极端之举。

4、对优点:积极强化,表扬。

5、对缺点、弱点:鼓励,指出今后努力的方向。

6、对错误:淡化,沉默。对一些“问题”,可先只关注,不急于批评。就是没有优点,也不要老批评,可只关注。这时,耐心很重要。

7、当孩子感到学习痛苦时,不要讲大道理,可表示关心、同情。

8、不论孩子的实际情况如何,都要坚信并运用“皮格马利翁效应”。

如此种种,巧妙施用,就可以帮助孩子健康、自信地度过人生的关键的时期。

(五)正确处理“亲子三角关系”,促进“亲子关系”的和谐:

“亲子三角关系”,是父母与孩子三者之间可能产生的特殊情感或联盟关系。父母除了喜爱自己所生的孩子,有时另有一种潜在心理,对异性的子女有时特别喜爱或偏袒,并无意识中形成某种联盟。如母亲疼爱儿子,父亲偏袒女儿。严重者为“亲子三角关系症结”。

于胎中,母子形成一体;后来从“共生”(包含)中裂变出来;特别是在哺乳期间,孩子同母亲有“双向关系”,父母之间也有“双向关系”,于是孩子与父亲共同争夺母亲,就形成“排斥关系”。这时的男孩子,一方面嫉妒、排斥父亲(欲取代父亲占有母亲),一方面有“阉割”焦虑(怕父亲的干预和进攻)。这有利于男孩子的成长(在5~6岁时便加强与父亲的认同,希望自己早早长大,也成为一个男子汉)。这时的女孩子,产生“阴茎羡慕”,向母亲仿同。这便形成“三角关系”。

不是任何的“三角形”都是稳固的。只有“等边三角形”才平稳。而任何一方,只要他想搞不平等,这时的“三角形”便不是“等边三角形”。因此,在家庭中,父母子女关系应平等,没有畸形的“联盟”,情感距离相对一样,都是朋友,但也要有家长的权威性,按规则办事。否则,角色错乱。角色错乱必行为错乱,行为错乱必“亲子关系”不和谐。

因此,亲子“三角化”害大益小,必须小心,妥善处理。

(六)母亲应避免自己在“更年期”迁怒“青春期”的孩子:

笔者一次给中学生讲“青春期逆反”的话题,说人的心理在发育、成长中有两次“逆反期”:3~4岁一次,“青春期”一次。这时下面有些同学齐声说:是三次——还有我妈的“更年期”!——也许这些同学的观点,会被某个心理专家采纳,提出“人生有三次‘逆反期’”的结论。

孩子的“第二反抗期”有“鬼门关”之说,原因之一是此时又正好碰上母亲的“更年期”。这两期碰在一起,很麻烦。

41~45~50~65岁这个年龄段的人,其心理,想到昨天还是青年,不禁留恋惋惜;想到明天将步入老年,不禁忐忑不安;想到今天人在中年,万事未休,上有老、下有小,样样有操不完的心。

人到中年常会出现消沉颓废、心灰意冷、郁闷不乐、有失落感、多疑、易怒、发脾气、抑郁、焦虑烦躁、情绪不稳、自我评价降低、“神经质”等不良心理状态,整天没精打采,满腹牢骚,被称为“灰色心理”。“灰色心理”是“更年期”的一些症状,以女性居多。

这样的母亲稍有不满意就大发脾气,横挑鼻子竖挑眼,让自己的亲人和亲密的朋友莫名其妙,无可奈何,退避三舍。这些症状危害性的突出表现就是导致家庭不和睦,其中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亲子关系”紧张,给“青春期”孩子的“逆反”症状上“火上浇油”,误导子女想早早离开这个家而独立生活甚至现在就离家出走。

因此,注重心理调理、个人修养,遵循规律,缓解焦虑和不安,平和地度过“更年期”,是中年母亲的头等大事。
如果你正好处在这个时期,如果要对孩子发火;请首先不要考虑孩子有什么问题,而是问问自己是否出现“更年期”症状。然后调适心理,保证好自己处于良性心态,再去帮助孩子顺利度过“第二反抗期”。

(七)关于“日记”的话题:

同是记日记,过去同现在不同,青少年与成人也不同,青少年中的小学生与初中生更不同。记日记的习惯一般可以持续到大学毕业。日记反映出青少年的坦白性和秘密性、真实性和虚伪性、自我批判和自我安慰等矛盾的“两极性”。这一“两极性”要么激化、要么和解,进而使多年记日记的习惯逐渐消失。

1、过去同现在——
⑴过去,在阶级斗争的年代,极左的人会把好人的日记内容当作“思想反革命罪”的证据,制造出数不清的“冤假错案”。
⑵现在,在走向民主、自由的时代,日记内容是个人的“隐私”,就连偷看,都属于侵犯“人权”。

2、青少年与成人——
⑴青少年,多记录不愿对大人说或说了大人也不会理解的内容,以阐发自己的体会和感受为主。
⑵成人,多记录事件,以做备忘。

3、小学生与初、高中生——
⑴小学生,记事且多为“流水账”,由老师布置的“周记”的形式,作为作文的雏形。
⑵初、高中生日记的特点:
①侧重于阐发自己的体会和感受,这些体会和感受直接来自于自我观察、自我反省、自我批评和自我期待等;
②记日记的态度是自觉自愿的,真正出自于表达思想及宣泄情绪的内心需要;
③将日记作为自己的绝密,细心加以保管,不许别人翻看。
因为“应试教育”,高中时代被称之为“灰色的学校时代”;这也是“英雄式崇拜时代”。男生往往以勤奋学习、优异成绩来引起所爱慕的女生的注意;而女生则明显倾向于在诗歌或日记中倾诉心中的柔情;或之间交换“情书”。我们姑且把诗歌和“情书”都广义地归为日记。

4、母亲千万不要偷看“青春期”孩子的日记!

有的孩子不但把自己房间的门上了锁,就连写字桌的抽屉也上了锁。那抽屉里藏着日记,分明是严防母亲偷看的。
可有的母亲胆子就是大,以帮助打扫卫生为由,偷着配了钥匙,趁孩子上学而私闯子宅;抽屉没有上锁的,直接打开翻看,上了锁的,竟给撬开……

——笔者不知道能不能把这种母亲同阶级斗争年代的“极左人”类比……

笔者手上就有因母亲偷看“青春期”孩子的日记而引发出“悲剧”的案例,可以想见,故不举出。

内容来源网络侵权联系删除:找资源联系: (复制)婚姻学堂 » 从心理成长的角度来看,人生有两个"逆反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