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主要讲了让孩子一味听话会带来的一些问题和认识家长让孩子听话的心理需求,孩子不听话可以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那在满足孩子心理需求的时候家长的心理是否需要满足?回答是肯定的。如何在满足孩子心理需求的同时也满足父母的心理需求是我们今天讨论的内容。孩子小,从方方面面是需要家长的正确引导,家有家规、国有国法、厂有规章制度,所以无论孩子还是大人在任何环境都需要遵守服从一些东西。家长怎样做,才可以在这点上取得理想的效果呢?

当家长接受了“引导孩子学会有正确的思考,做正确的决定和做正确的事,比听话更重要”时,孩子反而会更听话!孩子需要从小培养出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遵守家规。当家长叫孩子去做某一件事而孩子不去做,这是不听话或者抗命。要改善这个现象,首先需要家长改变自己的言谈举止,使用高效的沟通技巧,家长从里到外改变了,孩子自然就改变了。为什么说家长要从里到外的改变呢?因为沟通的要素内容7%、语调38%,身体语言55%,在亲子沟通中有些家长嘴里说好话,但对孩子的发自内心不信任已经通过肢体语言传达给孩子,孩子的敏感和智慧是超过成年的想象的,当孩子接受到父母不信任自己的时候,父母说什么孩子一般都不会听。只有家长从内心尊重、关心孩子,孩子才会感受温暖,才能感受到母爱(父爱)而不是母私(父私)。同时要知道怎么做会伤害孩子,避免和减少伤害孩子,是爱孩子的开始,在亲子沟通中下列通常是很伤害孩子,特别是孩子在情绪困惑中。

1、命令、指示。如“你不要老这样,你必须……”“不要在自怜自艾……”
后果:
*会使沟通不良,或给予孩子较低的评价。
*将责任感从孩子身上拿走,让孩子不必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人。
*促使孩子产生反抗或报复行为。

2、警告、威胁
“如果你…你就永远都交不到朋友。”
“你最好不要这样担心,否则……”
后果:
*造成沟通不良;孩子会因为害怕而顺从。
*威胁的结果会使小孩子产生想要“试探”的心理。
*会导致孩子的愤怒、生气、恐惧以及疏远。

3、说教、教训
“生命并不是一罐密……”
“耐性是一种美德,你应该学习……”
“你不应该那样想……”
后果:
*会造成孩子过重的负担或罪恶感。
*会养成孩子”自我防卫“的态度(如:谁说的?)
*会导致退缩、疏远或反抗(如:那么,你也不应该…..”)

4、建议、提供解决方法
“如果是我,我会……”
“你为什么不……”
“我建议你……”
后果:
*暗示孩子不具有解决问题的能力
*会阻碍孩子自己去面对问题、想出解决方法、并且采取实际行动。
*会使孩子产生依赖或反抗心。

5、争论、以逻辑说服
“这就是你为什么会犯错误……”
“事实就是……”
“是的,但是……”

后果:
*会造成孩子的防卫态度和对抗的争论。
*通常会造成孩子反抗父母,不听父母的话。
*让孩子觉得自己是不好的、不适应的。

6、批评、责备
“你的想法不够成熟……”
“你就是偷懒……”
“可能是你先打人的……”
后果:
*暗示孩子是没有能力的人、笨蛋、判断较差。
*因为怕得到否定的判断或斥责,孩子会拒绝和你沟通。
*小孩会接受父母的判断,认为“我是不好的”,或报复地说:你们也好不到那里去!

7、赞美、赞同
“恩!我认为你做的很好!”
“你是对的……,哪位老师的声音真的很难听”
后果:
*暗示父母对小孩有较高的期待,并对小孩的未来有所期待。
*父母鼓励孩子表现出父母所期望的行为时,孩子会觉得父母在施恩图报,或是在操纵他。
*当孩子的自我认知和父母的称赞不相符合时,孩子会感到焦虑。

8、侮辱、嘲讽、讽刺
“爱哭的孩子”
“担心考试退步是很愚蠢的事”
后果:
*小孩会觉得自己没有价值、不被疼爱。
*会毁损孩子所拥有的自我形象
*通常会有口语上的反抗
*以后小孩遭遇困难时,不会对父母敞开心扉、吐露心声。

9、分析、诊断、判断、猜测
“你之所以不对劲,是因为……”
“你只是累了……”
“你真正的意思是…….”
后果:
*会使孩子有挫折和受胁迫的感觉
*小孩会感受到被套上框框,自己的缺点被公开或不被信任。
*小孩会因为害怕被误会被公开,而不愿和父母沟通。

10、同情、安慰
“你不要担心……”
“你会感到较好过……”
“喔!快乐一点嘛!”
后果:
*会让孩子觉得自己不被了解。
*会引起强烈的敌对意识(如:你说的简单,你自己来做做看!)
*小孩通常会认为父母的意识是:“感到伤心是不好的!”

11、调查、询问
“为什么……?”
“谁……?”
“你做了什么……?”
后果:
*既然回答问题常常会招致批评或让他人来解决问题,小孩也因此学会了避免正面回答,仅透露一半的事实,或者说谎。
*询问通常会造成小孩对父母所问问题感到一无所知或莫名其妙,也因此小孩会变得较为焦虑且害怕。
*当小孩回答父母所关心的问题时,可能会失去他自己对问题的看法。

12、退宿、转移
“让我们谈谈高兴的事……”
“你为什么不试着打起精神!”
“保持沉默,不予理会。”
后果:
*暗示小孩对于生活上所遭遇的困难,与其尽力克服不如设法逃避。
*暗示小孩的问题是不重要的,不值得一提的,或较差的。
*以后小孩遇到问题时,不会对父母敞开心扉、透漏心声。

家长对照上面反省自己是否有需要注意的地方。有些家长,简直是不停地给孩子发命令,旁人听到,也会感觉很不舒服,孩子自然而然地就对命令麻木了。也有些家长处处说孩子的不是,孩子变得一点自信都没有,对家长所说的话,便不知道哪些应该听,哪些不应该听了。而去对家长有了强烈的厌恶感,这时修复亲子关系比教育更重要,没有好的关系,不会有成功教育。家长要想让孩子听话,无论是发出指令和施行奖惩惩,都应该用一种心平气和的态度进行,否则,孩子只会觉得家长是在发泄怒气,孩子感觉到得是受到了情绪虐待而不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