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弗洛伊德心理动力的“里比多”和艾里克森人生个性发展的研究结论。

(一)“婴儿期”(出生~1.5岁)——“基本信赖”对“基本不信赖”:

相当于“口欲期”。

这一时期需要安静、舒适的环境。如果得到满足,就会对环境产生信赖;否则,将增长恐惧和不安情绪,形成猜疑或不信赖的品质。

孩子通过吃奶,判断或体验母亲对自己的呵护值得信赖的程度。

婴儿的内心世界有着两个必然性:一是一出生就必然会得到成人(外界的以母亲为代表的监护人)的呵护,二是这种期望的实现果然同外界所给予的内容是一致的。也就是说,这时的孩子的“无助感”反应最为强烈,极需要成人的爱抚,使“无助感”得以消除,使信赖感、安全感、温暖感得以满足。这样,就顺利地完成了自我,产生信赖的品质,人生的“婴儿期”也就完成任务,顺利度过了。

“婴儿期”的孩子“皮肤饥饿”,需要抚摩。母亲抱他,亲他,与他说话,对他唱歌;孩子接受爱抚,也就觉得周围是个安全的地方,就有安全感。如果成人对孩子的抚摩不够,抚育不良,孩子对周围环境就会产生不信赖,对成人产生怀疑,心理就会受到严重的创伤,这种创伤将会影响人的一生。

“母爱”在孩子1岁时形成。

(二)“幼儿前期”(1.5—3岁)——“自律”、“自主”对“害羞与怀疑”:

相当于“肛门期”。

这时期的孩子想摆脱过去的依赖状态,产生了自主的欲求,想自己穿衣、吃饭,什么都想自己试试。这一阶段,是孩子形成“自主”或“羞怯”品质的时期。

孩子在观察、体验自己诸如随地大小便等行为父母是怎样的态度,是呵斥自己,还是尽义务耐心帮助自己给擦拭,并且逐步引导自己在指定地点大小便?

孩子想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尽管做得不好,但这表明孩子开始显现出个人的主动性和表达自己的意愿。这就出现一种矛盾或冲突:母亲一方面要支持、鼓励孩子按孩子自己的意愿去自主行动,又要耐心启发、引导孩子对一些行为进行适当或定点控制。母亲支持、鼓励、启发、引导得当,孩子在满足许多主动性和意愿的同时也逐渐知道并学会一些控制;结果就会培养孩子“自主”、“自律”、“意志”等方面的良好品质。

反之,如果母亲过于训斥或“溺爱”,孩子过于“自律”,就会无所适从,觉得自己不能自立,会产生“羞涩感”和“怀疑”等不良适应心理,还会使“意志”等品质发展不够。

在培养儿童自由活动的“自主性”的同时,给予他们一定的“限制”是必要的,因为他们存在着潜意识的捣乱性,还不能周密地考虑自己的行动及其后果;但“限制”一定是疏导、指导、辅导,即注意态度和方法,其中,“耐心”至关重要。

(三)“幼儿后期”(3—6岁)——“创新”、“自发性”对“罪恶”、“内疚”:

相当于“性器期”。

这一阶段继续前一阶段的“自主性”的发展,依靠自己进行活动的欲求进一步扩大,是形成“勇敢”或“怯懦”的个性品质的时期。

这一阶段的孩子能自如地行走,明显地有了记忆与思维并且思维开始具有想象,能运用语言表达完整、准确的内容,好奇、好问、好探索,对周围的环境不但感到新奇,还跃跃欲试,要亲自动手探索、体验一番。面对这种情况,母亲怎么理解或对待呢?如果认为孩子是在“创新”,你就会赞许、鼓励、支持、引导孩子继续做类似的事;如果认为孩子是在捣乱、破坏,你就会讨厌、呵斥、限制、制止孩子的这类行为。母亲不同的对待,孩子的个性发育就会出现截然不同的结果。如果母亲的态度和行为是前者,则孩子会形成“勇敢”、“大胆”的品质;反之,孩子则不敢越雷池一步,会产生“自责”、“内疚”、“笨拙感”、“罪恶感”,从而逐渐形成“胆怯”的品质,产生适应不良的心理。

这一时期的任务在于发展孩子自主的主动性。对孩子的主动探索行为,母亲当然要鼓励、引导。而中国当代,家长对孩子是束缚太过。动机是好的,但效果往往是不好的。

(四)“学龄期”(6—12岁)——“勤奋”对“自卑”:

相当于“潜伏期”。

这时期,学会对性别角色的认同,知羞耻。

这时期,兴趣投向外界,如喜欢“米老鼠”、“卡通”等,“里比多”升华为游戏和学习,是人格发展渐趋巩固的时期。

孩子的演绎推理和按规则学习的能力都在发展,活动已具有一定的目的性,掌握文字工具后,有了获得大量知识技能的可能。因此,帮助儿童正确对待素质教育和学习竞赛,取得有意义的成绩,是必要的。

以学习为例,一些行为如做功课,需要集中精力和时间,才能完成。不断学习,就产生了“勤奋感”;就会得到家长、老师的夸奖和奖励;这样,孩子又产生“荣誉感”和“自信心”。如果孩子对求知既感兴趣又发奋学习,父母既是刻苦学习的榜样又鼓励、支持、辅导孩子学习;这在求知方面便是积极的解决,必会产生“能力”、“自信”、“勤奋”等优秀的品质。反之,孩子对学习没有兴趣,自然也就不刻苦,如果再加上父母对孩子读书的期望值不切合实际,要么“打牛上树”,要么斥骂没出息,说是扫大街、淘厕所的“料子”;得不到表扬和鼓励,那孩子的人格发展就会产生消极解决的情绪和不良适应的心理,孩子对学习失去乐趣,就会“自卑”,“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

学习是如此,做其它事情也是如此。如孩子在从事家务劳动时,能够得到父母的支持、赞扬和奖赏,就会增强“勤奋感”,越来越爱做这样的事,逐渐养成勤奋的工作态度。反之,如果家长和老师把少儿的求知欲和模仿行为看成是调皮捣蛋,会“耽误学习”,并横加斥责,就会使儿童有逐渐发展成无所作为和“自卑感”的人的危险。

很多的父母不知道:很多7~10岁的孩子尿床,那是他们在梦中发泄,以此对父母进行攻击,要父母重视自己的存在。
在这一阶段,少儿发展起来的“勤奋感”或“自卑感”,将能延续终生;因此,在这一阶段培养少儿“勤奋”的品质,克服“自卑”的心理,都具有长远的意义。

(五)“青春期”(12~18岁)——“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即“生殖器期”。

这一阶段形成自己的接受教育的目标和职业目标,学习处理与生命意义有关的问题。

这一阶段是形成“自我同一性”品质或可能出现“同一性混乱”的时期。

“自我同一性”是在前4个阶段发展的基础上,进入“青春期”时所表现出来的特点。

这时的孩子生理发育迅速并带有成人的因素或色彩。思维复杂,形成强烈的“自我意识”。这时的注意力学会转移——过去只看到自己,现在也看别人,追溯自己的过去,也在考虑未来,注意别人是怎么看待、评价自己或拿别人对比自己,希望社会认同、接纳自己,以别人为榜样,按照自己的理想推动自己的发展。他们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逐渐形成“自我同一性”特征的。

如果孩子在前4个阶段顺利地建立起“信赖”、“自主”、“创新”、“勤奋”的品质,这就可以通过整合过程,建立起自己的精神世界,比较容易地形成“同一性”的品质,可以无约束地进入“青春期”。

一个人的“个性”即“人格”在这一时期初步或基本定型。在这个时期,个体能自我认识、自我调节、自我控制,成为不同于他人的独自具有的统一风格的自我。一个人的理想(包括长大了充当什么社会角色、干什么事业等)一般也是在这个时期形成。如果“个性”发育、发展得好,形成“忠诚”(于自己)即“自我同一性”的品质,他就有健康的“人格”。

所谓“忠诚”的品质,是指忠诚于自我的信念、价值观和“自我同一性”,而不是忠诚于包括父母的外部环境。
反之,如果没有形成良好的“自我同一性”,就会出现“同一性”混乱或扩散,就无法认知、调节、控制自己,会陷入不适应状态,觉得难于理解别人,别人也不理解自己,经常处在犹豫状态中,甚至会成为极度孤僻的人。

如果自己的价值观同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就会使自己难以正确认知自己,进而使自己的“角色混乱”,以至不知道或不敢相信自己是谁,要干或在干什么。

在这个时期,父母绝对不能打骂孩子即从肉体到精神都不能伤害孩子。因为这样的伤害是对孩子整个身心的否定,破坏了“青春期”的“自我同一性”;所以孩子就要自我维护。一个明显的标志就是这时期的孩子“逆反”。父母说的对或错,他都不听;因为此时孩子关注的不是对、错,而是父母破坏了自己的“同一性”,他要维护、忠诚于自己的这个“同一性”。面对着否定自己的父母,孩子的“心门”关闭了;倘若打骂,孩子的身可能会离家出走。
所以,这一阶段的任务,在于发展“自我同一性”和防止“同一性”混乱或扩散。

(六)四点结论:

1、个性发展8阶段的顺序是由遗传决定的;但每个阶段能否顺利度过,却主要由社会环境决定。

——特别是前5个阶段,这“社会环境”就包括父母的存在和对孩子的关爱。

2、个体在心理发展的每一个阶段上都存在着一种“危机”,“危机”的解决标志着前一个阶段向下一个阶段的转折或过渡。解决了引发出的“危机”,个性的发展便会顺利前进。

——特别在前5个阶段,父母是帮助孩子一起克服危机,还是“好心办坏事”、人为给孩子制造危机?这是抚育孩子的“焦点”问题。

3、如果顺利度过“危机”,便是积极的解决,这有利于“自我”的增长,会产生优秀的品质;反之则是消极的解决,这会削弱“自我”,产生不良适应社会环境的品质,人格的发展会扭曲.

——“青春期”是孩子获得“自我同一性”的重要时期,是人格开始进入成熟的时期。但个性的发展,要经历整个的人生即从出生到晚年。

4、前一个“危机”的积极解决,会扩大下一个“危机”顺利解决的可能性;否则会步步欠缺,恶性循环。
——由此可见,人生的每个阶段的任务在于形成该阶段的个性的积极品质;避免由于发展的“危机”或“障碍”而带来消极品质。如果个体没有能够完成某一阶段的发育和发展任务,形成了消极的品质;那末,个体不仅在这一阶段遭遇困苦,而且也将影响下一个阶段的正常发育和发展,还有可能造成更多的不健康的个性品质,导致人生的诸多悲剧发生。
弗洛伊德和艾里克森的学说,体现了“互为基础”和“鱼贯前进”的特点;而基础的基础和鱼贯的“鱼头”就是“婴幼期”,最难顺利度过的则是“青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