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笔者总结出家长方面六个70%以上的百分数

二、不科学的认知、负性的心态和消极的言动

三、ABCDEF现象

四、教养、监护的动机企图要取得对孩子的“控制”

五、“心灵虐待”

六、离异的怨恨—更年期综合症状—青春期的反叛

七、什么人容易逃学和离家出走?

八、笔者没有做成功或没有做完的关于“出走”的案例

九、什么是“母爱”?

十、孩子到底是谁的?

十一、我们要将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

十二、还是从正面提出一些温馨的忠告

近些年来,笔者接触的来访者,95%咨询的是“问题婚姻”、“病态家庭”以及“代沟的亲子关系”的话题,这其中有一半比例是“代沟的亲子关系”,而另一半“问题婚姻”、“病态家庭”的案例中也有一大半涉及到“亲子”。

因为现阶段,能来做“心理保健按摩”即没有心理问题也来与心理咨询师沟通、交流的人微乎其微,所以笔者接触的来访者都有着一些恶性生活事件的经历。恶性的生活事件给他们带来的往往是不科学的认知、负性的心态和消极的言动进而亲子关系越发紧张的现状或局面,特别是那些“问题孩子”的父母他们。

在辅导、咨询和治疗的这些案例中,又有45%比例的是不成功的(没有明显效果或咨询夭折)。不成功的原因不是“药不对症”,而是这些父母在亲子关系中存在着较多、较严重的负性心态。

这就引出“剖析一些家长在紧张亲子关系中的负性心态”的话题。

一、笔者总结出家长方面六个70%以上的百分数

笔者在心理辅导、咨询、治疗的过程中,总结出家长方面六个70%以上的百分数。当然,这些数据是动态的,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时候做调查或问卷,肯定有出入,但结论却是一致的。

一是,调查结果表明:儿童的心理卫生问题,75%的与家庭环境有关,特别是与父母对孩子的教养和交流沟通方式不当有关。

二是,未成年人患有心理疾病80%的是由于父母心理错位的原因而引发的。

三是,90%的这样心理错位的父母与患病孩子互为因果地自己也患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

四是,更值得注意的是,父母认为孩子有心理疾病,而实际上85%的孩子无病,是父母自己有病。

五是,孩子有没有心理问题甚至是心理疾病,75%以上的父母是以考试分数排序为依据。以50人为例,排倒数第15~1名的孩子,被家长怀疑或认为是有“学习障碍”等心理问题。

六是,70%以上的单亲家庭中的主要成员特别是母亲,虽已离异多年,但离异时怨恨的阴影一直“闪回”在脑海,与关爱孩子的比例为6:4,甚至把孩子当“筹码”。父母的这种偏执型认知和行为,无法使辅导孩子心理问题或治疗心理疾病成功。

二、不科学的认知、负性的心态和消极的言动

这里的不科学、负性和消极,是指不符合心理卫生,进而有可能破坏心理健康甚至产生心理疾病,而不是是非对错的“非”和“错”;因为心理学一般不讲是非对错。

这里剖析、点评若干案例如下(没有先后顺序)。

1.说到“说谎”。家长一方面教育孩子“不可说谎,诚实是好孩子,说实话不打你”;另一方面,孩子说了实话,却又要遭受责骂甚至是挨打。

这种矛盾冲突的结果,导致了孩子说谎。这种说谎是为了“自卫”。善意的和自卫式的谎言,是孩子人格走向成熟的表现。许多家长对孩子的谎言表示气愤。其实,一个充满宽松氛围的、没有责打的家庭,孩子会知道他实在没有说谎的必要。

2.似乎只有考上大学才是孩子唯一的一条生路,所以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甚至不切实际:要求孩子在中学要考到前5名,上大学必须是名牌大学,毕业要分配到外资企业从事白领工作或政府部门从事公务员工作。望子成龙,不能成虫。

首先,按照《义务教育法》本来的含义,100%的高小学生必须上初中。

其次,按照一个国家或民族发展的趋势,下一步应该是100%的初中生必须上高中;但目前还不是12年义务教育,因此初中生通过考试还要有10%的不能上高中或中专技校。

再次,以城镇户口的生源为例,早些时候,大学录取率为20%~25%,扩招后上升到70%~75%。我们假定参加高考的100个高中生,个个都考满分如600分,但也不能都进大学的门,假定75%的录取了,还得有25个落榜的;也不能都找到工作,应届大学毕业生的分配率或就业率很不好统计,假定为70%,这样,就业者为75×70%≈53人;其中“好工作”的位子为整个编制的30%,这30%里面还包括一半其他因素占用的名额,这样,凭满分、高分找到“好工作”的为53×15%≈8人,加上其他因素的共为8×2≈15人,这些人是“成龙”、“精英”、“佼佼者”和“幸运者”;这样下来,前后就有75×30%+25≈47人得不到工作,尽管当初他们也是满分、高分。

所以,这不是孩子的问题;而是大学的招生名额和用人单位的员工编制问题,也是社会人才或人力资源的布局或配备的问题。

所以,有的家长和学生渐渐悟出这个道理了,就树立这样的理念:只要努力了,如果考试失败了,就认了。这样的认知是有利于心理健康的。

3.“网吧”,是当今电子、信息时代的产物。许多学生迷恋、沉溺到废寝忘食、耽误学业的地步,都是事实。

笔者做过问卷:10个家长、10个老师,就有20个主张“禁止孩子玩电脑游戏”;而10个心理咨询师就有10个主张“不要禁止”。前者的“堵”,是怕影响学习;后者的“疏”,是怕孩子产生心理困惑。

4.当今有的“智力开发者”(倒不如称“智力开发商”恰当些)宣称:不需要任何的筛选,只要交钱,所有的孩子都能成为“神童”!

既然每个孩子都可以成为神童,那还有什么可“神”的呢?连小学生都会觉得这话没有道理,可是一些大人却偏偏相信!他们抵挡不住智力开发商的承诺的诱惑,因为他们“望子成龙”心切!

孩子早聪、早熟,若不能及时教育,对孩子是个损失。

孩子不早熟,本是个正常的聪明的孩子,可家长却希望他“不正常”,想方设法对他进行超负荷的知识填充,希望他早熟,对孩子同样是个损失。损失天性,损失玩乐,损失兴趣,损失童年应有的天真,实在是得不偿失。

在我国,对95%的孩子来说,提前上学,随便跳级,都弊大于利。因为中国学生负担本来就重,教育部的一位老领导曾说过:我们高中一年级教材的难度就抵得上美国高三年级的教材了!

这样比人家难两年的代价,就是学校苦抓,教师苦教,学生苦学,因为违反教学规律,能有多大的收获?正常入学,孩子已经够苦的了,再要提前入学,再要跳级,挤在比自己身高一截的哥哥、姐姐的行列里,再一块去挤升学的“独木桥”,孩子怎么能不苦呢?心身怎能不受到摧残呢?

每当看到父母陪着两三岁的孩子识一大堆字,每当看到提前入学的五六岁的孩子瘦弱的肩上背着硕大的书包,每当看到父母在夜阑时还监督、催逼孩子做作业,每当看到孩子拿着分数不高的考试卷接受父母的责骂甚至罚打,每当听到有孩子离家出走的消息的时候,笔者都感到深深的悲哀!

实践证明:正常的孩子按正常的程序去学习、成长,会比跳级、智力开发学得更快乐,更有效,德智体美各方面都会发展得更好!在我国,已经有成千上万的例子证明“人造神童”是失败的!

5.孩子有时考试没有考好,有些父母责骂自己的孩子是“笨蛋”。孩子有时考试没有考好,笔者总结出十条原因:
⑴遗传因素。
⑵智商不高。
⑶不感兴趣。
⑷考前生病。
⑸考前受到较大心理创伤。
⑹一时失去信心或意志。
⑺有考试焦虑症状。
⑻有“考前紧张综合征”。
⑼因家长或老师的期望值太高造成心理压力。
⑽脑器质有损。
⑾其它。

如果你用心一看,就会发现,这其中,父母就占了4~5条。

于是,这不禁要问:为什么孩子考不好,家长总是把罪过和罪因都定在孩子身上?但这“笨蛋”是你生出来的,“笨蛋”的基因是你遗传的呀。——还不如骂自己!

6.孩子都“逆耳”了,家长的“忠言”还能不能“利于行”?

俗语说:“忠言逆耳利于行。”这句话没错,问题是要用对地方、时候和对象。对血缘关系的青春期的孩子来说,从心理健康角度说,既然都“逆耳”了,那孩子是听到而未进去,或者进去而不欢迎,如孩子捂着耳朵说:“我不听,我不听!”你说,这时还能“利于行”么?你讲的道理在孩子那里变成了“唠叨”,不论你说得如何有道理,孩子都听不进去,你的话就是无效的,甚至会起副作用。这时,其实只剩下一个目的:为了父母自己的迁怒或发泄,而不是或不能解决孩子的烦恼或困惑。正像“苦口”的“良药”,它再“良”,但“不对症”,会、能“利于(治)病”么?

7.家长一些行为考虑到孩子的心理健康了么?

⑴老师反映孩子的问题(在孩子心目中这叫“告状”),往往听信老师一面之词,与老师搞成“统一战线”,特别是自己一旦受到老师的责备,回来就迁怒,火上浇油,不问青红皂白,审问孩子。

⑵在对孩子的问题上,父母虽为一个战壕里的“战友”,但常因观点与方法有分歧难以搞成“统一战线”,在批评孩子的错误的时候,往往当着孩子的面就发生“战斗”。本来是要解决孩子的问题,结果引发出夫妻矛盾。在这种情况下,老实的孩子无所适从,机灵的孩子则坐山观虎斗或溜走。

⑶在父母观点、方法发生分歧的情况下,往往又冒出爷爷、奶奶。他们过于溺爱孩子,当着孩子的面严厉指责孩子的父母。这就使处理孩子错误问题更加复杂化,并常因此引起家庭纠纷。

⑷无辜怀疑、严厉打压训斥孩子,不听信孩子的解释和申辩,教子方法生硬、武断。

⑸学生一回家,除了满足物质主要是吃饭的要求,再就是马上督促孩子做作业,与老师“配合默契”。

⑹想直接辅导孩子,但水平不够或与老师讲的不一样因而不能胜任。孩子要求出去找同学切磋,又往往得不到允许,认为这是想借故出去玩。

⑺灌输“可以不参加劳动(主要是家务活),可以轻视副科课程”的思想,不惜花钱,重视在“孩子成才工程”上的投资。

⑻父母的或离异形成“单亲家庭”、或其它一些品质德行(如自己招一帮子人吆五喝六地打麻将却要孩子专心“给我做作业”)离表率榜样很远等原因,给家庭环境造成不良的影响,进而给孩子的人格发育发展造成不良的影响。如,前不久,笔者到某中专学校做心理咨询,了解到该校的两个班,分别有50%和70%的家庭是父母离异。这给孩子们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创伤。

8.母亲偷看青春期孩子的日记!

有的孩子不但把自己房间的门上了锁,就连写字桌的抽屉也上了锁。那抽屉里藏着日记,分明是严防父母偷看的。
可有的母亲胆子就是大,以帮助打扫卫生为由,偷着配了钥匙,趁孩子上学而私闯子宅;抽屉没有上锁的,直接打开翻看,上了锁的,竟给撬开……

不知道能不能把这种母亲同阶级斗争年代的“极左人”类比……

笔者手上就有因母亲偷看青春期孩子的日记而引发出“悲剧”的案例,可以想见,故不举出。

9.有的家长苛求心理咨询师说:我是一名家长,孩子的学习成绩一直上不去。他是不是有“学习障碍”?想请你给做做咨询,提高考试分数。

首先,不能把“考试分数升不上去”作为孩子“学习障碍”的症状。真正的学习障碍范围很窄,一些老师和家长通常所说的或认为的学习障碍其实都不是学习障碍。学习障碍是个有争议的话题。在实际当中,大量的情况反倒是现行的应试教育及执行应试教育的老师在操作考试的行为中,给孩子学习带来障碍,而不是孩子本身。

其次,作为社会的人,每个人都担任或扮演着不同的社会角色,有着不同的社会分工。对于服务于孩子的角色:父母——抚养监护,教师——教书育人,心理咨询老师——心理辅导。心理咨询老师的职责是通过对孩子宣传普及心理卫生,进行心理按摩、情感呵护,与孩子做心理沟通,使他们具有健康的心理、良好的人格,适应客观环境包括学习环境和考试现实。

再次,身心健康是孩子学习的基础或载体。如果“身心健康—学习包括考试—好成绩包括考分高”这三者相关的话,那末,心理咨询老师的责任或任务是促进孩子的心理或身心健康,吸引或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至于孩子能不能学习好或考高分,那不是心理咨询老师的事。

结论:孩子的考试分数能不能上去的因素包括可变因素很多。心理咨询老师能够引起或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以及排解或缓解考试焦虑症状等,但不能保证孩子考试的分数提升。

10.有的家长来电话问:“我的孩子昨晚离家出走,你能不能帮找回来?”或有来信咨询:“我的孩子不听话,怎么办?”

首先,笔者认为,只是帮助把孩子给找回来或做工作叫孩子听父母的话,这不是心理健康工作者职责范围内的事,换言之,心理健康工作者如果这么做了,那他就不是心理健康工作者了。

其次,要把孩子给找回来或做工作叫孩子听父母的话,第一步要弄清楚孩子离家出走或不听话的原因,尤其是父母方面的原因;第二或第三步才是与孩子沟通交流。据笔者近年的调查问卷和个案咨询发现,青少年有心理问题的恶性刺激源,75%是来自“问题家庭”。

结论:孩子产生了心理障碍,父母或监护人应首先接受心理咨询。

11.“母子黏结”

⑴比如孩子17岁左右还同母亲睡在一起,并且往往是在单亲家庭里发生,这样双方就都没有独立性了。
⑵外省有这样一个故事:高中一女生考上了北京一名牌大学,临行的一天,母亲哭着喊着企求女儿“不要撇下妈妈!”女儿最终没走,继续留在母亲的身边。
⑶笔者的一个案例:昆明市一“男同志”。原因之一是直到12岁才同姐姐、妈妈分床,把自己一直当成女性。
这都是病态,是亲子“情感依赖”、“恋母情结”达到严重地步所致。

12.“替代生存”

替代生存就是父母对孩子“包死包抬包埋”。这会使孩子产生依赖,进而陷入空虚、迷茫,什么事都不会亲自动手,甚至到了青春期,自己的内裤、袜子还是母亲给洗。

对孩子关注过多,会使孩子成长的空间过小。

对于已经有独立意识特别是青春期的孩子,他们能或应该自己做的事,母亲一定不要主动伸手帮助;如果孩子主动向母亲提出求助,母亲这时一定要帮忙。本质的区别在于孩子是否主动求助于你、是不是“情感依赖”或“替代生存”。
亲子分离阶段一定要避免替代生存;如果存在替代生存,就没法分离、独立。

家长的“前心理问题”(心理的亚健康)很成问题。一些家长怕孩子在学习中失败,所以几乎是替代孩子做一切事,除了直接学习的事。

其实孩子必须要经历这个阶段和经受这些挫折。不但道理要接受,实践也要让孩子这么去做。

13.“情感补偿”

有的母亲,把一岁的孩子交给别人抚养,几年后接回来,结果亲子生疏。母亲感到这些年对不起孩子,欠孩子的,想加倍做情感补偿。但这往往无济于事。因为亲子关系是在长期的连续性的情感呵护与被呵护中,在渐进中,形成的。
14.对孩子管得太松,可能会把孩子送进监狱;管得太紧,可能会送到精神病院。目前家长最怕的是送进监狱,而忽略了精神病院。或是送进监狱,或是送进精神病院,这都是比离家出走更可怕的“一步一徘徊”!

三、ABCDEF现象

来自父母方面负性的刺激(A)→孩子与父母没有共同语言,感到烦恼和困惑(B)→对“扭蛋玩偶”倾诉,上网寻找知音,在虚拟的世界里进行发泄或宣泄(C)→影响了学习,考试分数不理想或下降(D)。

其一,父母方面只看到D并为之着急,进一步对孩子施加A;这种思路的结果可能使双方关系紧张、离心,控制与反抗,孩子离家出走(E),抑或可能由心理困惑上升到心理疾病(F)。

其二,孩子在父母仍不理解的情况下,只注重或进一步注重C;否则心理困惑会淤积成心理疾病(F)。

其三,而心理老师则顺着孩子的B,打开孩子的心门,看到不愿同父母交流的真正原因,证实来自父母方面的刺激确是负性刺激,找到孩子烦恼和困惑的根本或主要原因,进而辅导或治疗。通过辅导或治疗,消灭或排解了A,这样孩子就缓解或消除了B,避免了E或F,进而孩子就不必一定去C,最终D的局面也就得到扭转。

四、教养、监护的动机企图要取得对孩子的“控制”

“控制”孩子,是母亲的一种“远祖潜意识”。

所谓“远祖(集体)潜意识”,就是人类在种族进化中所遗留下来的共同心理现象,是从原始社会以来本民族的老祖宗那里遗传而来的。如人类怕黑暗、蛇等猛兽、洪水、孤独、疾病等,又如男人有“大丈夫主义”和“家长作风”、女人“妻管严”和“控制”孩子等。

1.笔者在一次问卷中发现:90%的已婚女性具有控制子女或丈夫并子女的这种潜意识。

2.如,家长给孩子人生的设计、生活的亮点只有一个——应试教育的学习,这就是“控制”。一旦失去学习的机会或“学习不好”,人生便没有希望了。这使孩子生活兴趣范围变得非常狭窄,成为成长中的烦恼。

3.再如,面对青春的骚动、爱慕与学习的冲突,家长定性为“早恋”,也拿“影响学习”等来压抑之,结果成为一种“暗示”。其实本可顺其自然,不要惊动他们。因为当一对异性少年发生所谓的早恋——实为爱慕时,双方都会更加自觉地按照一个“好少年”的标准,尽可能地去完善自己,以取悦对方。所以,满足要求,处理得好,还是学习的动力。据说,马克思就是早恋者,他17岁时追燕妮。相反,父母的压抑、控制、盯梢,会引起孩子反感以至逆反、反叛的爆发:真的要恋爱给你们看看!这更不利于安心学习。

4.笔者通过案例发现这样一种现象甚至是规律:孩子0~3岁时,“母爱”很有效果;3岁以后效果见差;青春期前后,效果越来越差,每每产生副效果——形成“控制”与“反控制”的状态。

5.“超我”指挥“自我”去做事情,包括去监控“本我”。但少儿时的“超我”和“自我”是父母,父母的意志往往起决定作用。所以一些父母在监护实为监控孩子的时候往往是在伤害孩子的主见、意志和人格。
所以温馨奉劝父母:要警示自己,要运用意识,从身心健康的角度,来教养、抚育、监护自己的孩子。

五、“心灵虐待”

心罚甚于体罚。
“哀莫大于心死”。家长用尖刻的语言奚落、讽刺、挖苦孩子,表面上看比体罚文明,但它带给孩子的伤害却绝不会比体罚小。体罚更多伤害的是孩子的身体,而心罚更多的是伤害孩子的心灵。遭受心罚的孩子,欢乐被践踏,自尊被摧毁,自信被打碎,智慧被扼杀,人格被扭曲。

(一)“心灵虐待”大致可分为这样几类

1.强迫型。根本不考虑孩子的需要,而是强迫孩子按家长的意志行事,甚至连孩子的申辩、愤怒、反抗的权利都被剥夺。久之,这样的孩子往往会胆小怕事、遇事退缩、缺少独立性,以后难以适应复杂的社会生活环境。

2.冷漠型。对孩子的需要漠不关心,缺乏亲近和同情,成为“冰箱母亲”。对孩子的过失,不是诚心教育、耐心引导,而是采取冷落态度。这使孩子苦闷、孤独、困惑、无奈。

3.贬低型。对孩子的进步,不要说是细小的,哪怕是明显的,也毫不重视,不给予表扬和鼓励,认为,出现成绩和进步那是应分的,甚至为了“严要求”,经常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贬低学习成绩,不放过任何一点过失。致使孩子自卑,缺乏自信心,无主见,不知所措。

4.抹煞型。在孩子出现失误时,不是首先从整体上肯定他们,然后帮助其找出失误的原因,鼓励他们克服困难,而是以偏概全,抹煞过去的一切,批评责骂,在孩子受伤的心灵上撒盐。这往往会使孩子一蹶不振,看不到希望和前景。

5.严厉型。有的家长坚信“严师出高徒”,认为“严”就是“严格”,“严格”就是“严厉”,“严厉”就是“打”;理由是,“三天不打,(孩子)上房揭瓦”。这容易使孩子产生仇恨、心理扭曲,下一步的人格发展有可能产生“社会攻击性”,以至违法犯罪。

(二)经常挨责打的孩子,会出现一些不良心态和心理偏差

父母责打孩子,往往是出于一时冲动,却会造成不可弥补的严重后果。这一点,迄今尚未引起广大家长的广泛注意。经常挨打的孩子,会出现以下一些不良的心态和心理偏差。如:

1.说谎。有的家长一发现孩子做错事就打。孩子为了避免皮肉之苦,瞒得过就瞒,骗得过就骗,瞒骗过一次,就可减少一次灾难。可是孩子说谎,往往站不住脚,易被家长发现。为了惩罚孩子说谎,家长态度更加强硬。为了逃避挨打,孩子下一次做错事更要说谎,这样就构成了恶性循环。

2.懦弱。如果孩子经常挨家长的拳打脚踢,时间一久,这种孩子一见到家长,就会感到害怕、全身紧张、不敢接近。因此,不管父母要他做什么,也不管父母的话是对是错,他都只得乖乖服从。在这种不良的绝对服从的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常常容易自卑、懦弱,往往会唯命是从、精神压抑、学习被动。

3.孤独。经常挨打的孩子,会感到孤独无援。尤其是父母当众打孩子,会使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严重伤害,显得比较压抑,往往会怀疑自己的能力,会自感“低人一等”,认为老师和同学们都看不起自己,因而抬不起头来。于是这种孩子往往不愿意与家长和老师交流,不愿意和小朋友一起玩,性格上显得孤僻,行为可能自我封闭。

4.固执。有的家长动不动就打孩子,损伤孩子的自尊心,使孩子产生对立情绪、逆反心理。于是,有的孩子用“故意捣乱”来表示反抗。你要东,他偏要西,你有一句,孩子有十句在那儿等着你,存心让家长生气或表示自己的存在并胜利。有的孩子越挨打越不认错,犟劲越大,常常用离家出走、逃学、“逃夜”来与家长对抗,不考虑是非对错,变得越来越偏执,也不考虑后果,破罐子破摔。

5.粗暴。孩子模仿力很强,在家里父母打他,到外面他就打别的孩子,尤其是比他小的孩子。父母打孩子,实际上起了教自己的孩子去打别的孩子的“坏榜样”作用,无缘无故打别的孩子或破坏公物等行为,心理学叫“社会攻击性”,如果社会攻击性得不到矫正,成人后有可能导致违法犯罪。

6.怪僻。有的家长打了孩子之后,还硬要孩子“认错”,表明孩子是虚心认错、接受教育了,其实是给家长自己顺梯子下台阶。这样做,只能促使孩子的反抗性和排他性加剧。表面上看,孩子似乎是依照家长的要求去做了,实际上,抵触情绪很大,埋下心理隐患。
孩子被打之后,会不知所措,惶惶不安,久之,会变得越来越怪僻。

7.喜怒无常。有的家长打过孩子以后,又觉得心痛后悔,随即去抚摸孩子挨打的痛处,甚至抱着孩子痛哭,并加倍给孩子以物质方面的补偿。这种情况,在开始的时候孩子会感到莫名其妙,但是时间一久,也就习以为常了。慢慢地,孩子反倒也变得喜怒无常了。

8.焦虑不安。有的家长对孩子期望过高,超过了孩子的实际能力,这会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使孩子焦虑不安。孩子学习成绩不好,家长不是细心帮助孩子找原因,而是简单地责打一顿。这使孩子总担心自己不能令父母满意而又要挨打受骂,异常紧张,焦虑不安,不能集中精力学习;结果,学习成绩离父母的要求反而更远。

9.紧张。

10.自卑。自卑感从何而来?一是来自童年的负面经历,比如父母的指责、贬低、否定。二是来自老师和父母过高期望值的要求,如果达不到父母和老师的要求或标准,就会被界定为一个“无用的人”。他们不断地要求孩子成为一个“完美的人”,使孩子不能认识到真正的自己,不知道自己到底有没有价值、有没有用。三是来自父母过分地保护,使孩子不知道自己有没有能力来对付、适应这个世界。他们常常逼着孩子把自己的价值建立在成绩、学历、成功之上,使孩子无法客观地评价自己,进而不喜欢自己,也觉得自己是个无用的人。

11.逃学。

12.“逃夜”。

13.离家出走。当儿童在家庭里受到太多的压力的时候,就会试图和家庭分离,这就是“情绪割除”,孩子会在情绪上同父母分离。一个“情绪隔离”或“情绪割除”的孩子会跑回自己的房间,他不是为了学习,而是为了躲避家庭矛盾包括父母的责打。如果他在自己的房间都不能得到安全,那就有可能离家出走。

孩子离家出走,去干什么?去寻找“亲生”的父母,去寻找他自己设计的理想的“世外桃源”,……
离家出走也有是被父母宠坏了的孩子,他想过自己的理想、浪漫生活。但是很多的时候他们又会选择或依附另外一个伙伴的群体。这个群体可能是不好的,并且里面往往有一个核心人物起到了像父母一样的作用,有很强的操纵性。这样,孩子就从一个被父母等监护人控制的环境又进入了另一个被其他人操纵的环境。

14.自杀自伤。有些青少年用刀片割自己的手腕。事后说:我割手腕的时候一点都不感到痛!看着自己的血一滴滴流下来的时候,觉得心理压力减轻了,自己的感觉回来了。

15.违法犯罪等。

“问题儿童”就是这样形成的!

所以,笔者主张,如果家长长期习惯地运用一种教育方法如体罚或心罚而一直不见效果,不但没有好的效果,反而越来越糟,孩子要么麻木不仁,要么破罐子破摔,以至离家出走;那末,就一定要终止这种方法,即使目前没有找到新的有效的方法,对待错误,当然不能表扬、鼓励,但可以改变过去的打骂的方法,而采取缄默的态度、中性的方法。

(三)什么样的孩子更容易孤独、抑郁以至自闭?

孤独—抑郁—自闭,有递进的关系。

1.“否定型”、“干涉型”家庭的孩子更容易感到孤独。

2.所有的“问题父母”和“病态家庭”都容易造成孩子的孤独、抑郁以至自闭。

3.批评多于鼓励者。每个人,不论孩子还是成人,都喜欢听“好听的”。我们成年人如果每天面对的总是批评,那就不仅会感到孤独、失落、失掉自信心,而且工作起来也没有劲头,对生活的体验都会与受表扬时截然不同。成人对自我的评价比起孩子来应该说是成熟的,尚且如此!那我们为什么还要这样对待未成年人呢?

4.训斥多于交流者。交流是双向的。采取否定型和干涉型教育方式的家庭,多是家长单向批评、训斥孩子,孩子只有听的份儿。这样的教育方式剥夺了孩子的表达权利,进而孩子根本就没有了表达的欲望了。孩子在家庭中无法释放自己内心的想法,会感到没有人可以分担自己的问题和恐惧,没人分享自己的快乐感受,就会感到孤独。

5.限制多于信任者。孩子是不断地成长的,今天不能做的事,明天就能做了。成年人对孩子成长过程所做的,应该是帮助而不是代替。家长的责任在于不断地发现孩子做事情的能力。当孩子感到自己的能力越来越强的时候,与外界的接触会越来越多,越来越主动。否定型和限制型的家庭教育方式对孩子过分限制,把孩子的行为决定权控制在父母的手中,孩子不能自己做一些决定,更缺乏与同伴交往的能力,对父母的依赖越来越强,离开父母就不知所措,就会越来越感到茫然、孤独。

6.遭受心灵虐待的孩子。

7.经常挨责打的孩子。

孩子受到心灵虐待后的反应之一是离家出走。孩子离家出走,当然有父母的原因和责任!有的家庭夫妻关系紧张,时常爆发“战争”,或处于“冷战”状态,但都不顾及孩子的心理。孩子苦闷、焦虑、孤独,与父母的关系疏远、紧张;不仅得不到父母的温暖和关怀,甚至时常遭受打、骂、斥责。也有的家庭,父母管教孩子不得法,不是过于严厉,就是过于放纵,使孩子不能形成良好的行为方式。这都给孩子埋下心理隐患,包括使他们产生离家出走的念头以至行动。

父母要及时唤回“小鹿”,应学会向孩子承认错误,特别是还应该向孩子做一定程度的妥协。

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遭受挫折、打击、误解,陷入一时难以摆脱的困境,几乎是人人都要遇到的事。心理健康的人善于化解矛盾,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或求助于有关单位和专业人员,去解决矛盾,或者善于和家人沟通,和朋友交流,使心理平衡。这样的青少年进入社会后,就会有较强的适应环境的能力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人格发展健康、顺利的孩子,会主动同家长交流、沟通,善于向父母表达自己的意见和需求。有不同看法,这是正常的,可求同存异、暂停进行、再做商量。要学会忍耐父母对自己暂时的不理解。相反,以为离家出走是自己意志坚强的表现,却恰恰暴露了自己的懦弱无能。

但是作为孩子的外部环境家庭,在家庭中树立民主作风,创造温馨气氛,这是避免孩子离家出走的重要外件。所以作为具有成熟并健康人格的父母,在某些时候则应学会向孩子承认错误,即使不是父母的过错但为了孩子的心理健康特别是避免遭受到重大的心理创伤,还应该向孩子做一定程度的妥协,对再小一些的孩子还应学会跪着或蹲着跟他们交流,让孩子体验到亲子关系是平等的,有的是尊重和亲切,消除的是严厉和恐惧。

俗话说:“良言入耳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气儿呵出来是暖的,吹出来是凉的。”家教成功的父母深悟“良言”、“呵气儿”的妙用和效能。他们善于观察、揣摩孩子的心境,然后选择时机有针对性地用良言抚慰他、温暖他、激励他、帮助他。当孩子受窘时,不妨说几句解围、下台阶的话;当孩子沮丧时,适时说几句热情鼓励的话;当孩子疑惑时,及时用柔和的语言给他提下醒儿;当孩子自卑时,不忘记用他的“闪光点”燃起他的自信心;当孩子痛苦时,同情、同感、设身处地说些安慰的话,呵点气儿给他……这样,孩子打蔫了的理想之花又会渐渐开放,垂落的人生之帆又会慢慢扯起。“良言”、“呵气儿”是家教的清风和春光,会迎来孩子心境和家庭氛围的青山绿水!

六、离异的怨恨—更年期综合症状—青春期的反叛

笔者在做“亲子代沟”个案的过程中发现,如果是“父母离异的怨恨”、“父母更年期综合症状”以及“孩子青春期的反叛”三者搅和在一起,那简直是一种灾难!这样的案例是没法做到底或做成功的。

(一)“第二反抗期”(心理危机期)——青春期
“反抗心理”,是青春期孩子普遍存在的一种个性心理特征,主要表现为对外在一切力量予以排斥的意识和行为倾向。
当孩子生长到十来岁时,由于他们对事物认识能力和世界观都正在初步形成,开始进入渴望被理解、被尊重的时期;因而此时他们总会有一种“我已长大了”的感觉,时时处处都要表现出独立、自强的个性。

3~7岁,孩子反抗,是要求独立,开始有了“自我意识”和在“社会化”。“自我意识”是在适应自己;“社会化”是在适应社会,开始与社会价值观同化,不断在整合有意义、有价值的经验,包括挫折、失败的教训,以促进人格的形成和发展。14岁左右青春期显露,如果过于莫名烦恼,那就是3~7岁以来的不适应心理的积累,至此集中暴发。所以,“自我意识”的成长和“社会化”的发展最好是一起平行、同步、和谐、协调地进行。

青春期孩子的心理在发生急剧的变化,这一阶段是形成“自我同一性”品质或可能出现“同一性混乱”的时期,开始产生“要求提高独立程度的意愿、急与异性交往”的新的需求。在人际交流方面,自然就不愿、也不便同父母在一起玩,不愿意与家长交流;而是喜欢交家庭成员以外的伙伴,追星,模仿成人,吻龄,特别是喜欢与同龄的异性在一起,开始公开对对方表示好感甚至成双地走路、交谈、嬉戏打闹,去追求共同的志趣,即使是共同的苦恼。这才是正常现象!相反,天天围着父母转,父母会把青春期的青少年当成幼儿园里的小朋友,孩子在心理方面永远也长不大。这反而是不正常的!

(二)父母应避免自己在更年期迁怒青春期的孩子

笔者一次给中学生讲“青春期逆反”的话题,说人的心理在发育、成长中有两次逆反期:3~4岁一次,青春期一次。这时下面有些同学齐声说:是三次——还有我妈的“更年期”!——也许这些同学的观点,会被某个心理专家采纳,提出“人生有三次逆反期”的结论。

孩子的“第二反抗期”有“鬼门关”之说,原因之一是此时又正好碰上母亲的更年期。这两期碰在一起,很麻烦。
41~45~50~65岁这个年龄段的人,其心理,想到昨天还是青年,不禁留恋惋惜;想到明天将步入老年,不禁忐忑不安;想到今天人在中年,万事未休,上有老、下有小,样样有操不完的心。

人到中年常会出现消沉颓废、心灰意冷、郁闷不乐、有失落感、多疑、易怒、发脾气、抑郁、焦虑烦躁、情绪不稳、自我评价降低、“神经质”等负面或不良心理状态,整天没精打采,满腹牢骚,被称为“灰色心理”。灰色心理是更年期的一些症状,以女性居多。

这样的母亲稍有不满意就会大发脾气,横挑鼻子竖挑眼,让自己的亲人特别是孩子莫名其妙、无可奈何、退避三舍。这些症状危害性的突出表现就是导致家庭不和睦,其中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亲子关系紧张,给青春期孩子的“逆反”火上浇油,误导子女想早早离开这个家而独立生活甚至现在就离家出走。

不懂得心理学的妈妈面对孩子的逆反还感到委屈,责备孩子为什么不理解妈妈的爱?其实发问的应该是孩子:妈妈,你为什么不懂得孩子的内心世界?

因此,注重心理调理、个人修养,遵循规律,缓解焦虑和不安,平和地度过更年期,是中年母亲的头等大事。

如果你正好处在这个时期,如果要对孩子发火,请首先不要考虑孩子有什么问题,而是问问自己是否出现更年期症状。然后调适心理,保证自己处于良性心态,再去帮助孩子顺利度过第二反抗期。

(三)对原丈夫怨恨比关爱孩子的比例还重的离异母亲不能心理辅导孩子
有可能形成这样的三个等式或现象:
1.青春期=困惑—烦恼;
2.更年期综合症状+青春期反叛=烦恼—麻烦;
3.离异怨恨+更年期综合症状+青春期反叛=麻烦—灾难。
如笔者在这类案例中遇到这样的一位母亲:
有“偏执型”的人格障碍。离异时间达7年之久,但还陷在恩怨之中,即离异时怨恨的阴影一直“闪回”在脑海,对原丈夫的怨恨比关爱孩子的比例还重(6:4),把孩子当成一个“筹码”。
给母亲打分——6.5分。
辅导困难——偏执型人格障碍不易配合心理老师对孩子、对母亲本人的辅导或治疗。
母亲现在对离异的怨恨还耿耿于怀,下一步需防止更年期综合症状的出现。若离异的怨恨和更年期综合症状两者加在一起,自己可能会精神崩溃;若发泄在青春期的孩子身上,现在是困惑和烦恼的问题,下一步则很可能会导致孩子离家出走;到那时,要唤回在“十字路口”彷徨在的“小鹿”则非常困难。
所以这样的母亲不宜甚至不能心理辅导孩子!

(四)更年期但作为成人的母亲当帮助未成人的孩子顺利度过第二反抗期

千万不要在孩子面前做这样的攀比:你“青春期”怎么了?我还是“更年期”呢!

作为母亲哪,请一定记住是先有青春期后有更年期,青春期是未成年人,而更年期则是成年人!

然后:

1.尊重孩子,让孩子有所选择,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处于反抗期的孩子不喜欢别人吩咐他做某件事或被迫接受某种意见——哪怕这意见和行为是正确的。这时,你可以把自己所期盼孩子接受的做法与其它几种可能摆在一起让他选择,既让孩子表现了他的独立性,又往往能心甘情愿地顺从你的建议,双方皆大欢喜。注意:使用叙述句、疑问句,征求、商量的口吻,提出建议仅供参考,相信孩子会自己做出自己满意的决定。

2.巧搭梯子,让孩子自然下台阶。如果孩子因故考试成绩明显下滑,你不能对他嘲笑讽刺,因为嘲笑讽刺会适得其反,迫使孩子走上反抗的“不归路”。在应试教育制度不变的情况下,安慰、鼓励孩子:平日努力了,考场尽力了,分数如何,于心无愧。  

3.因势利导,疏而不堵。孩子玩得高兴的时候,父母打断而要求他做他所不愿意的事,这正是引起孩子对抗的导火线,往往还会发展到亲子对抗,甚至可能会有极端之举。

4.对优点:积极强化,表扬。

5.对缺点、弱点:鼓励,指出今后努力的方向。

6.对错误:淡化,沉默。对一些“问题”,可先只关注,可以“表示担心”,仅此而已,不急于批评。就是没有优点,也不要老批评,可只关注。这时,耐心很重要。

7.当孩子感到学习痛苦时,不要讲大道理,可表示关心、同情。

8.不论孩子的实际情况如何,都要坚信并运用“皮格马利翁效应”。

如此种种,巧妙施用,就可以帮助孩子健康、自信地度过人生的关键的时期,使“危险期”变成“黄金期”。

七、什么人容易逃学和离家出走?

从对青春期心理与行为的主要表现及特征的剖析看,最容易逃学和离家出走的是处于青春期年龄段的人,具体就是初、高中的学生。
有一组调查数据:
1.85%的出走的孩子是在青春期。
2.70%的出走的孩子的父母对孩子寄予过高的期望值。
3.90%的出走的孩子是处于单亲家庭并由母亲方抚养。
4.70%的出走的孩子是所谓的“差生”。
5.后两者往往有相关关系。

八、笔者没有做成功或没有做完的关于“出走”的案例

案例一:一个在“十字路口”彷徨在的“小鹿”——初二男生Hkl。

1.提出问题

母亲诉说因为受到老师的“心罚”,孩子出走不回家,后来就经常不回家,母亲稍一批评或责备就出走。孩子对学习提不起兴趣,上课不专心听讲,做小动作,厌学,逃课,经常不做作业。要求诊断是不是有“心理问题”,比如“多动症”?

2.背景交代

孩子的父母离异;母亲带着孩子,母亲不准孩子去异地见父亲;母亲的工作很忙,很少有陪孩子的时间,就是有时间,也很少有母子单独相处的时间,因为是一个同舅舅、姨娘及其子女生活在一起的一个大家庭;孩子已步入青春期,但身体瘦小虚弱。

3.咨访和诊断方法、过程
从略。

4.结论
⑴孩子有心理困惑、多动行为、轻度的人格障碍和一般性的“应试教育适应不良”现象。
⑵倒是母亲有“偏执型”的人格障碍。

5.剖析
⑴老师的心罚不过是导火索。
⑵孩子对大家庭的环境不适应,对母亲的教养方式、母爱的残缺困惑不解;而不是至少首先不是学习方面的困惑或障碍。
⑶根本或主要原因是因为父母的离异,是父母的婚姻有病,是问题或病态家庭导致孩子心理困惑并产生轻度的心理障碍,潜意识里通过“多动”、“尿床”和“离家出走”等行为引起母亲的关注和关爱。
⑷没有发现孩子有先天性器质病变。
⑸母亲离异后一直对孩子的父亲抱有怨恨。怨恨:对孩子的关爱=6:4。
⑹对孩子的心理伤害:催逼孩子做作业,甚至把孩子锁在家里,打骂孩子时把对丈夫的怨恨迁怒到孩子身上。
⑺母亲认同笔者的判断或诊断。承认孩子的问题是自己造成的,表示愿意首先解决自己的心理障碍,表示相信“母亲的心理问题解决了孩子的问题就好办了”的道理。
⑻但是同时又表达出好多的“但是”,怨天尤人。
⑼对母亲做“自信”、“毅力”、“意志”和“自控力”的测试,得到6.5分。这说明辅导或治疗会非常艰难。

6.辅导和治疗方法
要辅导、疏导、引导孩子,要治疗孩子的心伤,首先或同步治疗母亲的偏执。
方法从略。

7.布置作业
对孩子的从略。
对母亲:
⑴在恰当的时候,向孩子承认自己作为母亲角色伤害了孩子心灵的错误。
⑵在一周内,同孩子一起到某地看望爸爸,至少满足孩子这一次的请求。
⑶降低对孩子学业的期望值。终止原来的打骂方式。对不做作业、逃课、出走,持中性态度,沉默。
⑷原则上不具体干预孩子的事情,除非孩子主动要求拿主意和寻求帮助。
⑸特别是不催逼孩子做作业,不强调“初中—高中—大学”的设计方案。
⑹根据青春期的心态,每周给孩子一次做主的机会。
⑺留足时间、创造机会,让母子两人在一起吃饭、散步、聊天。
⑻在原来一次的基础上,每周再给孩子增加两次玩电脑游戏。如果孩子愿意,母子可一起上网。
⑼每周新增一次到校外或社会交友、郊游、游戏的机会。郊游、游戏和母亲一起。
⑽设置三个作业本。
一个只记孩子的优点、长处、闪光点、进步、新起色,记日期和事实;
一个记母亲打、骂、斥责孩子的日期和次数,记具体干预孩子的事情以及催逼孩子做作业的日期和次数;
一个记同孩子一起玩耍、郊游的日期和事实,记孩子与父母同时在一起的时间和事实。
⑾牢记“皮格马利翁效应”。注意发现、培养孩子的兴趣、特长。
⑿每月检查一次作业并接受心理保健按摩或心理减压。
这是当着孩子的面布置的作业并表的态。

8.检查效果
事后不久,母亲反馈的电话说:当天孩子一回家又出走了;孩子来电话说:妈妈不守信用,她根本做不到,当时不过是在心理老师面前演戏。
结果是十有七八没做得到。
无法进行跟踪。辅导和治疗夭折。

9.点评
为什么母亲千呼万唤,出走的孩子就是不回家(即使“身”回来了,但“心”仍然没有回来)?
是母亲心不诚,私心重!她宁可发誓“为了孩子可终生不再嫁”,也不肯在孩子面前承认因为自己离异而给孩子带来心理创伤,也不肯降低对原丈夫的怨恨,更不理解孩子的心理体验。孩子说:“你当初忍一忍,不就过来了?”母亲说:“孩子,那时我实在是没有办法呀!你那没有良心的父亲,他背叛了我!”——可是母亲却又背叛了孩子。离婚行为是一把无形的匕首,把孩子未成熟的心灵戳伤,而之后,谁也没有注意去包扎、抚舔、治疗那颗受伤的心。
现在,对于接受辅导或治疗,母亲都做不到,为什么要求孩子一定做到?

案例二:一个有可能离家出走的“小鹿”——六年级男生Xpf。
Xpf一例的“提出问题”、“背景交代”、“咨访和诊断方法、过程”以及“结论”与Hkl很相似。不同点是Xpf还在潜伏期;每当放假,他可以像小鸟一样自由地飞到X地爸爸的身边和他三年级以前让他玩耍得非常开心的X地的那些“老友”和旧景;但他有个外公,那外公就像妈妈的影子,催逼做作业,特别是一吃饭就唠叨做作业的话题和诉说孩子爸爸的坏话,使孩子产生厌食症状,这一点比起Hkl来,就惨得多了。

1.孩子产生心理困惑的原因
⑴大家庭生活的环境,没有孩子独立的生活空间以及缺少单独接受母亲情感呵护的机会。
⑵父母离异带来的心理创伤一直未得到抚慰,缺乏完整、健康的母爱。
⑶其它原因,从略。
⑷大家庭和“冰箱母亲”这些环境的困扰→孩子烦恼、困惑,既得不到妈妈的理解,爸爸又远离自己的身边→于是到网上的虚拟世界发泄、倾诉(即ABCDEF现象)。
2.笔者对孩子的印象及分析
⑴显得既自卑,又藏着“打肿脸充胖子”的潜意识。——他的身后没有完整、坚实的“后盾”或“墙”,他要自我防御呀!
⑵生理与心理发展的反差较大。身体羸瘦,生理发展滞后,心理的某些发展超前。——“寄人篱下”,无可奈何呀!
⑶用撒谎来周旋于怨恨着的父母之间。——虽然是小小的年纪,但“穷人”的孩子得早当家呀!
3.对母亲的测试及印象、结论
⑴有偏执型的人格障碍。离异时间达7年之久,但还陷在恩怨之中,即对原丈夫的怨恨比关爱孩子的比例还重(6:4),把孩子当成一个“筹码”。
⑵可贵之处:能在孩子步入青春期前,关注孩子的人格发展,寻求心理老师援助。
⑶对孩子的客观环境的评估。
①客观环境=母亲+父亲+大家庭等。
②主要因素:母亲。
③给母亲打分:6.5分。
⑷辅导困难:偏执型的人格障碍不易配合心理老师对孩子、对母亲本人的辅导和治疗。
4.孩子心愿的排序
孩子当着笔者的面提出自己的想法、理想和愿望(能否实现,他深知自己不能做主),排序如下:
⑴父母复婚已不可能,父亲已再婚,孩子的幻想破灭。
⑵母亲能回X地工作和生活,自己在X地上学,可经常与父母分别在一起。
⑶孩子转学自己回X地,与父亲在一起。
⑷孩子还留在K地,但与母亲离开大家庭,单独二人居住。
5.心理师参与
父母双方评估、制定可行性方案:
⑴母亲方面。对于第二条,母亲不答应,因为已经在K地扎根;对于第四条,母亲有难色,因为怕老人不同意。
⑵父亲方面。对于第三条,父亲为难,一方面因为还有现在的妻子和孩子;另一方面父亲提出让法院重新把孩子断给自己,母亲方面坚决不干。
⑶请父母亲一起商量,但他们不碰面。
⑷让父母亲及孩子一起商量,也未实现。
6.心理师扰动
约定只前进,不后退,若前进有阻或困难,可暂停:
⑴父母双方分别认同孩子的困惑、烦恼是情感和环境问题给造成的。
⑵必须改变目前的状况。
⑶选定一个方案,前进。
⑷……
7.布置对母亲的作业
⑴给自己疗伤的方法和步骤。从略。
⑵引导孩子潜伏期→青春期。从略。
⑶设置三个作业本。从略。
⑷检查一次作业/月,同时接受心理减压训练。
⑸与笔者的联系事宜:认为“药方”或“医嘱”不对,可通话交流或见面沟通。如果不按要求“吃药”,则不再回答问题。

⑹自己平常可进行其它形式的宣泄活动。
8.预后
⑴理论:
参见本文第六部分“离异怨恨—更年期综合症状—青春期反叛”中的论述,此处从略。
⑵现实:
母亲偏执、固执。对母亲的测试打分为6.5分。母亲目前是壮年期,两年后就步入更年期。
Xpf明年要升初中,也同步步入青春期。
⑶分析与预测:
也请参见本文第六部分“离异怨恨—更年期综合症状—青春期反叛”中的分析与预测。母亲现在对离异的怨恨还耿耿于怀,下一步需防止更年期综合症状的出现。若离异的怨恨和更年期综合症状两者加在一起,自己可能会精神崩溃;若发泄在青春期的孩子身上,现在是困惑和烦恼的问题,下一步则很可能会导致孩子离家出走;到那时,要唤回在“十字路口”彷徨在的“小鹿”则非常困难。
所以笔者谓之“没有做成功或没有做完的关于‘出走’的案例”。

九、什么是“母爱”?

父母对孩子施爱(母爱)与“控制”是两种不同的心理现象和过程。
前面讲了“控制”。
这里说“母爱”。
母爱是指父母对孩子的情感呵护包括通过物质表达的情感呵护,孩子能体验到并接受,进而产生快乐并把快乐的感受反馈给父母,这就是母爱的心理现象和过程。
这种释义在一般的工具书中是找不到的。
“母爱”与“控制”两者有什么区别或怎样鉴别?简单地说:施爱者无条件地施爱并体验对方的感受就是“母爱”,有附加条件地施爱并只顾自己的感受就是“控制”。

十、孩子到底是谁的?

笔者在一次“家长学校”讲座中曾做过关于“孩子(高中生)是谁的”的问卷,结果发现:80%的家长说孩子是自己(父母)的。
近年,笔者在接受初、高中学生家长的来访时,发现:95%的家长哀叹自己的孩子翅膀硬了,开始反抗、背叛自己,怀念孩子小时候对父母依恋的情境。
孩子小的时候对妈妈百依百顺,形影不离。长大了,妈妈要孩子听话,孩子逆反,甚至离家出走。“要孩子听话”与“逆反”成为亲子关系的一对矛盾。
孩子是谁的?
1.是父母的:孩子在18岁以前,父母有抚养、监护的责任和义务。
2.是上帝的:上帝把孩子委托给你抚养、监护,满18岁或学业有成之后,当还给上帝。
3.是社会的:人是社会的人,孩子成人后,当还给社会。上帝和社会可以理解成一码事。
4.是自己的:父母同独立后的孩子是亲戚、朋友关系,不能一辈子在一起。虽然血缘关系永远不变,但孩子是属于孩子自己的。
“18岁”对一个人来说有3个重大的意义:
一是,人的人格从3岁发育,到18岁基本发展成熟;
二是,18岁读完高中,掌握了工作或劳动的基础知识;
三是,从生理方面说,是劳动力长成的时候。
总之,18岁是个体开始或可以正式走上社会的法定年龄。
所以,孩子归根到底是自己的!

十一、我们要将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

不要以为这个问题问得幼稚或简单、易答!
1.成功的健康人。

成功,指健康、安全、快乐、心安理得的成功。
2.不成功的健康人。
3.成功的有病人。
4.不成功的有病人。
各位家长,假定让你在第2、第3条中选一条,那你选哪一条呢?

十二、还是从正面提出一些温馨的忠告

除了以上的剖析,笔者还想做如下的概括性的一些强调。这些强调笔者在《少儿期人格发育及成人如何进行情感呵护》和《唤回彷徨在“十字路口”的失群“小鹿”》诸篇中有较全面、详细的表述,要详细者,可阅读《亲子师生沟通》一书。

(一)了解孩子个性发展在各阶段的特征
特别是下面三个时期:
1.幼儿后期(3~6岁)——“创新”、“自发性”对“罪恶”、“内疚”。
2.学龄期(6~12岁)——“勤奋”对“自卑”。
3.青春期(12~18岁)——“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二)父母如何对少儿进行情感呵护?
1.学习心理学特别是《发展心理学》的有关基本知识。
2.首先应该是保证孕妇的身心健康并进行“胎教”。
3.年轻父母充满积极的情绪和愉悦的情感。
4.保持平稳的心理状态。
5.设计轻松、欢快、有健康音乐的氛围。
6.满足婴幼儿“皮肤饥渴”的要求。
7.学会跪着跟少儿交流。
8.注重对婴幼儿进行语言的熏陶和训练。
9.布置温馨悦目爽心的家庭环境。
10.营造诸多方面的综合良好条件。
11.主动寻找、接触良性的社会刺激。
12.培养其乐融融的亲子关系。

(三)孩子到了学前、学后期,“父母必做”
1.父母要向孩子学习,并成为孩子心声的忠实倾听者。
2.对孩子说话要幽默、精练、“含金量”高,使孩子佩服或心悦诚服。
3.父母的成功社会形象是孩子的榜样,这是真正的以身作则。
4.爱护孩子的天性,发现孩子的特性,促进孩子的个性,是父母的天职。
5.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
6.要满足和引导孩子的“表现欲”,鼓励孩子张扬个性。
7.要重视孩子每次成功的经验。
8.对孩子要注意扬长避短。
9.不要贬低孩子。
10.“兴趣”,是人一生的宝贵财富,是孩子最好、最有用的老师。
11.不要对孩子滥贴“标签”,如“捣乱分之”、“神童”等。
12.切忌对孩子使用“迁怒”的心理防御机制。
13.不要因为父母自身的原因,使学龄前儿童产生心理障碍。
14.要注意疏导、转移儿童的“攻击性行为”。
15.帮助孩子顺利度过反抗期。
16.尊重孩子的隐私权。

(四)注意较为含混、热焦点或有争议的几点问题
1.抚育、教养孩子,“严格”与“严厉”有区别。

2.爱抚与溺爱不一样。
3.充分爱抚与逐步培养独立性,两者并不矛盾。
4.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与遗弃孩子,有本质上的区别。
5.这期间,爸爸妈妈爱抚与爷爷奶奶爱抚也是有区别的。
6.父母两人的教育方法不一致,也是不卫生的爱。
7.语言的熏陶和训练不等于是刻意地背诵唐诗宋词。
8.也不要急于叫婴儿认字、写字。
9.留心孩子对“母爱”的本能测试。
10.警惕:保姆—潜移默化—婴儿。
11.学龄期后,可以让孩子接受适度的“应激源”,以培养意志。
12.经常挨打的孩子,会出现一些不良的心态和心理偏差。
13.体罚与心罚。
14.“早期教育”不能揠苗助长。
15.教养、监护的动机一定不是取得对孩子的“控制权”。
16.不要随意对孩子的“好动”定论为“儿童多动症”。
17.注意独生子女易出现的几种心理偏异。
18.关心、关爱与关注、教育、教训是两组不同的概念。

(五)父母关注孩子心理健康过程的忌讳
过度溺爱,会使孩子对人无爱;过度纵容,会使孩子对人无情;过度保护,会使孩子做事无胆;过度替代,会使孩子做事无能;过度强制,会使孩子被动无志;过度挑剔,会使孩子无路可走;过度施压,会使孩子精神崩溃。请父母警惕!

(六)特别一提关于要离异的家庭
随着离婚率的上升,离异家庭的子女教育问题形势严峻。离异家庭是向社会输送精神上和道德上畸形人的重要来源,是孩子离家出走的直接原因。
一些父母离异后,还长时间对对方怨恨在心,常常在孩子面前流露或暴露出自己的反常情绪和行为。所以笔者给这样的父母一个温馨而沉重的警示:当你在向你的前配偶“射箭”的时候,须知,这些“箭”首先是射穿孩子的心灵,才会或然后再达到前配偶的身上的!
因此,对一些决心要离婚的父母,提出温馨而严肃的忠告:是否也可以“暂不离婚”,等“以后再说”?这样,可以给孩子一个完整而坚固的“后盾”、“避风港”、“安全巢”,直到孩子成人或独立!

(七)预防孩子易患24种心理疾病或问题
1.儿童孤独症。
2.儿童选择性缄默症。
3.儿童抑郁症。
4.儿童强迫症。
5.儿童多动症。
6.儿童恐怖障碍。
7.学校恐怖症。
8.儿童焦虑障碍。
9.攻击性行为。
10.学习能力障碍(又称特殊发育障碍)。
11.考试焦虑症。
12.神经性紊乱综合征。
13.感觉综合(统合)失调症。
14.青春期神经症。
15.吮手指、咬指甲。
16.遗尿症。
17.口吃(又称结巴)。
18.肥胖。
19.神经性厌食。
20.偏食。
21.异食癖(又称嗜异症或嗜异癖)。

22.睡眠障碍。
23.小儿屏气发作综合征。
24.大脑发育不良症。

(八)“罗森塔尔效应”在亲子关系中的应用
俗话说:孩子是自己的好!

为什么?就因为是父母自己亲自生的呀!

所以,“罗森塔尔效应”首先应该由父母进行实验。但我们的现实是:这么有意义的实验,学校老师落实得很不够,家长就压根儿不懂。

其实,“罗森塔尔试验”最恰切、最有意义的莫过于应用在亲子关系上,或者说亲子关系的“罗森塔尔效应”最恰切、最有意义;因为父母你们就是雕刻家皮格马利翁,你们的孩子就是自己亲自雕刻的那位象牙美女!

你可以对自己的孩子(作品)不满意,但你必须首先不满意自己!——因为首先是你自己对“作品”的抚养、监护、教育(雕刻)的动机、方法、程序有问题。

赏识导致和谐,抱怨导致对立;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不是好孩子需要赏识,而是赏识使孩子变得越来越好;不是“坏孩子”需要抱怨,而是抱怨使孩子变得越来越糟。如此而已!

(九)提高家长的心理教育水平,保证家庭心理教育的质量

从“心育”角度来说,家长也是心理老师。心理老师需要运用心理学的理论、技巧、方法和技术对孩子的心理进行“保健按摩”。

一个女人,会不断地变换衣服。作为母亲的女人对孩子的教育态度、方式,却一成不变。这是为什么?

当某一种教子方法(一般不存在或不分、不论对错)长期使用,不但没有效果,且每次都引起孩子的强烈反抗,笔者奉劝作为心理老师的父母:马上终止这种惯性的教子行为!换句话说,当目的达不到,就要终止或改变原来的不科学的认知、负性的心态和消极的言动,如果一时还没有有效的新招,则遇事可先保持中性和沉默。

亲子代沟了,就需要沟通。是“填沟”还是“架桥”?填沟则使母子又连成一个整体,这是一种倒退,也不可能成为现实;架桥是让两个独立的整体之间产生一定的联系,这是现实的,切实可行的,并有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地发展。所以要学会在代沟之间架一座桥,作为父母应该首先走到桥上,耐心期待。不妨星期天来个亲子关系的角色切换:让孩子当一天老子。两代人在并列关系的近距离的观察中才会发现:原来双方各有各的难处,都累。孩子在桥上找个机会向父母倾诉自己内心常常出现的无名烦恼,父母这时最好只是注视孩子,主要使用“肢体语言”或“非语言”,学会倾听,耐心倾听,善于倾听!对孩子的偶尔失礼言行加以谅解。这种交流往往比言语特别是训斥的言语更有效用。

其实,我们在管教孩子时,孩子往往重视的不是事实本身,而是态度和方法问题。远之则怨,近之则不逊,不远不近实在是难把握。所以为人父母,要学习呀!

剖析一些家长在紧张亲子关系中的负性心态并从正面提出一些温馨的忠告,旨在让没有或尚未产生负性心态的家长以他人为镜、以忠告为鉴,促进和维护自己的亲子关系的和谐、融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