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分享
用心经验

成人无法理解的儿童世界

尽管每一个成年人都经历了从儿童到成人的成长过程,但是当他们以成人的眼光去看待儿童的想法和行为时,却经常迷惑不解。可以说,儿童的世界是我们成人难以理解的世界。那么,儿童究竟是怎样思考和行动的?他们如何去理解这个世界?较之与成人,他们的心智有什么不同?这不仅是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关注的问题,也是父母们所关注的问题。因为理解儿童是有效管教儿童的前提,没有正确的理解,盲目的管教有可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一、儿童心智的现实性和泛灵性

儿童期通常界定为3—12岁,其中,4—9岁是典型的儿童心智期。心理学通过向他们提出如下问题:“梦是从哪里来的?”“太阳是从哪里来的?”“你用什么来思考问题?”等等,来了解儿童对这些问题独特的想法,确定儿童心智的特征。请看下面的几个例子:

例一:心理学家问一个5岁的儿童:“梦是从哪里来的?”

“从天上来的。”

“你做梦时,眼睛睁着还是闭着?”

“闭着。“

“我可以听到你的梦吗?”

“不能,因为你离我太远。”

“那么你妈妈能否看到你的梦?”

“能够看到,因为她睡在我的旁边。”

“梦在房子里还是在你的身体里?”

“不在我的身体里,但我可以看到它。”

例二:一位母亲责怪自己的4岁的孩子不动脑子:“你这个脑袋拿来干什么的?”儿童说:“拿来睡觉的。”同样,心理学家问一个6岁的儿童:“你用什么来思考问题?”

“用嘴巴。”

“当你闭上嘴巴时可以想问题吗?”

“不能。”

“当你闭上眼睛时可以想问题吗?”

“可以的。

“当你竖起耳朵时可以想问题吗?”

“可以的。”

“那么,现在请你闭上嘴巴,想一想你们家的房子。”

“好的。”

“你在想吗?”

“在想。”

“你用什么在想?”

“嘴巴。”

例三:心理学家问一个6岁的儿童:“当你出去散步的时候,月亮它在干什么?”

“它跟着我一起走。”

“它为什么要跟着你走?”

“因为风让它跟我走。”

“风知道你要去哪里去吗?”

“是的。”

“月亮也知道吗?”

“是的。”

“当月亮跟着你时,它干了些什么?”

“给我照路。”

例四:心理学家让一个8岁的儿童看一只挂在半空中的盒子,该盒子被两根绳子系着,而两根绳子纠缠在一起。于是心理学家问:“为什么这只盒子会转来转去?”

“因为绳子绞在一起。”

“为什么绳子也转来转去?”

“因为它想松开自己。”

“绳子知道自己被缠住了吗?”

“是的。”

“你根据什么认为它是知道的呢?”

“因为它知道自己被绞在一起,而它不想被绞在一起。”

“你真的这样认为吗?”

“是的。因为它感觉到自己被缠住了。”

在上述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儿童心智具有“现实性”和“泛灵性”特征。这里所谓的“现实性”指儿童不能将梦境和思考与物质世界的真实存在区分开来,而总是赋予心理存在以物质的特征,他们总是从现实生活中的物质的存在去解释未知的世界。这一特点在例一和例二中表现得较为明显。所谓的“泛灵性”指儿童总是赋予物质世界以心理的特征,正如他们总是赋予心理存在以物质的特征一样,反过来,在他们眼里,物质世界似乎是有心理活动的,是有人性的,他们不会根据物质世界自身的规律来解释世界,而是根据自己的想法和愿望来判断事物。

儿童心智活动之所以具有上述特征,是因为他们的心理受制于“自我中心”的性质,他们说话并不是为了与他人交流,而是为了对自己说话。这并不意味着儿童比成人自私,而是因为他们既缺乏客观性又缺乏主观性。他们无法设身处地从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因而总是把自己的想法加之到对象身上,从而导致现实主义。但他们又不能意识到自己的存在,不能把物质世界与自己很好的区分开来,以至于把物质世界的现象用自己的意图进行解释,从而导致泛灵主义。


二、真实的世界和想象中的世界

婴幼儿与学龄前儿童在心智上存在着差异。其中,最基本的差异表现为:婴幼儿虽然能够想象现实中的人和物,但是他们无法想象一个存在于假设中的社会。学龄前儿童除了觉得存在一个现实的世界以外,还知道存在着一个假设的世界。正因为如此,他们不再局限于眼前的世界,还能在心中虚拟各种假象的情境。儿童的假扮游戏就能说明这一点。而在3岁以前的婴幼儿期,我们则很少看到儿童的假扮游戏现象。

那么,儿童的假扮游戏告诉我们什么呢?心理学家提出:假扮游戏说明儿童正在发展一种称作“象征性表征”的能力。也就是说,用一种事物表示另一种事物的能力。例如,当儿童把枕头当作小宝宝时,他们实际上是将枕头作为小宝宝的象征;当儿童把香蕉当作电话时,他们实际上是将香蕉作为电话的象征。儿童如果知道了假扮游戏的象征性质,那么就意味着他们能将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区分开来了,因此,假扮游戏是儿童发展使用象征的能力的途径,也是把现实与想象做出区分的开始。

儿童在假扮游戏中很清楚什么是真实的,什么是假装的。他们知道枕头不是小宝宝,香蕉也不是电话,也就是说,他们很清楚什么是头脑中的想法,什么是客观存在的东西。例如,一个男孩扮演“儿子”的角色,一个女孩扮演“妈妈”的角色,在“儿子”眼里,“妈妈”是把他当作儿子看待的;在“妈妈”的眼里,“儿子”是把她当作妈妈看待的。而且双方都清楚这是角色的需要,并非他们就是儿子或妈妈。正是这种假扮的游戏,使儿童既获得了乐趣,又获得了对心智的理解。

但是,儿童对想象世界与真实世界之间的关系的理解,较之于成年人存在很大的不同。对我们成人来说,我们都是现实主义者。我们相信真实世界独立于我们的想象之外,尽管我们会产生关于这个世界的许多想法,但这个世界并不会因为我们的想法的改变而有所不同。我们不会把想象的东西当成真实。儿童则不然,他们虽然能够区分真实与想象,但是,他们往往会把想象中的事物当成是真实的,从而导致现实与想象的混淆。例如,有位母亲说,她那4岁的儿子有个想象中的朋友,“每当我们坐着看电视时,只要我想坐得靠近孩子一些,孩子就会说我挤到她的朋友了。”

儿童把想象中的东西当成真实的东西,是他们痴迷于童话故事、游戏、科幻、卡通片和幻想小说的原因。同时,这一事实提示我们:儿童在具有很高的语言暗示性。他们在童年期阅读什么样的书籍,接触怎样的故事,对于观念与情感的形成都会产生长期的影响;作为成年人的父母的一举一动都有可能影响到孩子关于世界的体验与看法。例如,一位母亲每当自己5岁的儿子哭闹时就生气地对孩子说:“妈妈不要你了”或者威胁将孩子关在门外,虽然母亲并没有按照她想象的那样去做,但在孩子眼里,这些似乎是真实的事情而不仅仅是一种说法,由此导致对亲子分离的恐惧。许多成年人在回忆自己童年生活事件时会出现与事实不符的情况,大致也源于儿童心智的这一特征。

三、情感的理解和愿望的表达

儿童的行为直接来源于儿童的愿望和信念。如果你发现一位儿童正在寻找某种东西,那意味着她想得到这种东西(愿望),并且她深信只要寻找就能够寻找到这种东西(信念)。而成年人则不同,他们的行为除了来源于愿望以外,还要考虑找到这种东西的客观可能性,因而具有客观性。儿童的信念则具有鲜明的主观性。

心理学家曾经研究过2—5岁儿童的日常用语。他们收集了1200多条儿童的愿望表达口语,其中使用最多的愿望词语是“想要”,占愿望表达词汇总数的97%。许多父母也报告说,他们一天到晚听到孩子在说“我要这个”,“我要那个”,“我不要这个”等等。与成年人不同,儿童在表达愿望的时候,他们并不知道愿望具有“因人而异”的主观意义,也就是说,他们容易把别人的愿望看作是自己的愿望,或者把自己的愿望看作也是别人的愿望:儿童会喜欢别人喜欢的东西,别人有的东西自己没有就会有挫折感;反之他们会把自己喜爱的东西地给对方,认为对方也一定喜欢这个东西。因此,父母对于某一事物的喜好和态度,会直接影响孩子的喜好和愿望。例如,父母喜欢读书,孩子也会对书籍产生兴趣愿望。

3岁以前的儿童很少进行情感表达,3岁以后的儿童则开始谈论自己的感受和别人的感受,并且用词语来描述情感。例如:①快乐——“要是我在便壶里尿尿,妈妈一定很高兴”;②悲伤——“妈妈有时很难过”;③害怕——“窗口那儿有只蜜蜂,吓死我了”;④愤怒——“别发脾气”;⑤吃惊——“爸爸给我买来的礼物,让我大吃一惊”;⑥厌恶——“那个东西真难吃”。

研究认为,儿童愿望形成和情感表达主要取决于以下两方面因素的影响:第一,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话题。经常听到父母有关情感方面谈话的儿童,要比较少听到父母有关情感方面谈话的儿童,更爱谈论自己的感受。儿童参与家庭成员之间情感话题的交流,有助于提高他们理解情感和表达情感的能力,加深他们对自己和别人情感的理解和体验能力。当然,如果孩子在家庭中经常体验到的是负性的情感交流(如愤怒、沮丧),他们也会习惯于以负性的方式(愤怒、沮丧)表达自己的情感。第二,假扮游戏。儿童在假扮游戏时,能够获得许多与他人情感特征有关的心理体验,正是这些假扮游戏,儿童逐渐发现事件的情感和行为之间的联系。我们以儿童的玩具游戏为例,他们会将自己的情感赋予玩具娃娃,使玩具娃娃之间产生情感交流。心理学家给3岁的儿童两个玩具娃娃,一个女玩具娃娃,一个男玩具娃娃,以及一只玩具熊,让他们自行游戏。结果发现:有些儿童会让男玩具娃娃把女玩具娃娃手中的玩具熊拿走了。然后儿童说道:“他(指男玩具娃娃)把她(指女玩具娃娃)的玩具熊拿走了,她好伤心哦!”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在情感体验和表达上,男孩和女孩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男孩倾向于赋予玩具娃娃以行为,而女孩则倾向于赋予玩具娃娃以情感。

四、儿童的欺骗和谎言


儿童什么时候开始撒谎?怎样才算是撒谎?也是心理学家感兴趣的研究课题。实际上,很多情况下成人在关于儿童是否说谎的问题上存在误区,错怪孩子的情况非常普遍。

研究表明,儿童从4岁起才开始能够正确区分说谎和说错,在此之前儿童几乎不能区分究竟什么是说谎,什么是说错话。为证实这一点,心理学家编了两个故事讲给孩子听:故事一描述了有个男孩指着学校墙报上的一幅画告诉妈妈“这是我画的”。说过后,她又马上指出图画底部所署的一个女孩的名字给妈妈看,目的是想告诉妈妈这幅画的真正作者不是他,而是另一个女孩。他刚才之所以说图画是他画的,只不过是想和妈妈开个玩笑。故事二的情节与故事一相似,不同之处在于,这个男孩在告诉妈妈那幅画是他画的之后,就不再说什么。第二天,妈妈才知道那幅画其实不是儿子画的,而是另外一个女孩画的。讲完这两个故事后,心理学家问听故事的儿童,故事中的哪个男孩说了谎?结果发现,4岁之前的孩子不能区分出说谎者,而4岁以后的儿童才能够回答第二个故事中的男孩说了谎。

心理学认为,判断一个孩子说谎,应同时满足三个条件:一是儿童事实上说了假话;二是儿童自己清楚地知道他所说的话不是真的;三是儿童希望听话者认为他所说的是真的。只有在满足了这三个要素的情况下,我们才能说儿童撒了谎。否则,皆不能认为儿童在撒谎,只能说是儿童的一种错误信念,不必因此受到撒谎的惩罚。

当然从另一角度看,由于儿童从4岁开始已经能够理解错误的信念和谎言的区别,并且学会了如何蓄意撒谎和欺骗,也就是说儿童从这个年龄开始具备了撒谎和欺骗的能力,因此,如何矫正孩子的恶意撒谎和恶意欺骗的习惯,成为子女教育不可忽略的重要方面。

内容来源网络侵权联系删除:找资源联系: (复制)婚姻学堂 » 成人无法理解的儿童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