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生活在同一座城市的夫妻,却很少共同生活在一个屋檐下。他们各有各的生活轨道,各有各的生活空间,就像两个交叉的圆,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点相会。这群现代都市里的“走婚”一族,正在展示一种新的婚姻观……

  “走婚”一词源于我国的摩梭族,两情相悦的男男女女,日落而聚,日出而散,暮来晨去,分合随意。这种传统的少数民族婚姻模式也给摩梭族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随着时代的发展,“自由、独立”越来越成为一种时尚,“走婚”也成为一种新的婚姻模式。不少都市的年轻人因为惧怕被婚姻约束而选择“走婚”,即法律上是合法夫妻,但不经常生活在一起,各有相对独立的吃、住、行圈子,只是约定在一个特定时间在一起。

  这种尝试“走婚”模式的夫妻,也被人们称为“半糖夫妻”。他们认为,这种模式将有助于维护夫妻双方的个人空间,保持婚姻新鲜感。

  美好期待:小别胜新婚

  逛街、看电影、烛光晚餐……又到周五,已经5天没见丈夫的颜敏,精心打扮,满心期待着即将到来的两天约会,恨不得一下子就能飞到滨江。这样的“周末夫妻”生活,她和丈夫已经过了大半年时间。用她自己的话说,这半年来,每次看到丈夫都有一种新的感觉。

  颜敏和丈夫是大学校友,恋爱5年,结婚3年多,日子一直过得很平稳。“我们之间感情很好,但总觉得缺了点什么。”有时静下来想想,她总有种失落感。

  颜敏在杭州市区一家广告公司工作,丈夫则在滨江一家企业工作。恋爱时,两人虽然相隔一条钱塘江,但平时见面总是互相迁就、赶来赶去,也很甜蜜。

  后来,丈夫在滨江买了一套房子,婚后,两人便把家安在那里。结婚之初,每天下班,颜敏总是迫不及待地穿过拥挤的车流和人流,赶回家和丈夫相聚。丈夫也早早地回到家,为妻子准备丰盛的晚餐。

  “一开始,我们天天黏在一起也不觉得腻。但是随着结婚时间变长,面对柴米油盐的生活,各种矛盾都突显出来,吵架也是难免的。”渐渐地,颜敏下班后不再那么急着回家,经常约几个朋友吃吃饭、逛逛街。而丈夫也时常叫上几个哥们,下班后聚会。两夫妻的生活越来越平淡。

  改变源于去年夏天。公司派颜敏到北京培训,一呆就是20多天。小别胜新婚,回到杭州后,夫妻俩又感受到恋爱时的那份激情。“适当的分离,对爱情保鲜还是有作用的。”颜敏萌生了“平时分居、周末相聚”的念头,没想到她一提出,就得到丈夫的支持。从去年9月开始,两人过起了“走婚”生活,当起“半糖夫妻”。

  如今,丈夫仍旧住在滨江,颜敏则在公司附近和小姐妹合租了一套小房子。平时夫妻俩各玩各的,但周末时间一定留给对方。

  “恋爱时,虽然经常见面,但毕竟不是住在一起。结婚后,相处时间长了,这样那样的矛盾会越来越多,激情也会慢慢褪去。如果彼此之间能够保持一点距离,保持一点陌生,爱情的活力也可继续保持,甚至增强。”颜敏说,她很满意目前的生活状态,等两人打算要孩子的时候再考虑重新回归传统生活。

  事件中不难发现,和颜敏一样选择“走婚”生活的夫妻并不少,而且大多是年轻白领。有的夫妻是因为客观原因不得已而为之,比如地理上的因素。而有些夫妻完全是想保持爱情新鲜度,并给各自足够的自由空间。他们认为,即使再美好的东西,天天看着也会腻味,选择“走婚”,则是保持神秘感和吸引力的一个好办法。彼此之间保持一点距离,相聚时把好的一面展现给对方,会使爱情之树常青。

  在一个关于“走婚”的调查中显示,在近万名26岁至35岁的参与者中,认为“会尝试”的占50.7%,而认为“坚决不会”的人,仅占29.44%,似乎也印证了“走婚”在年轻夫妻中的受欢迎程度。

  爱情的活力也可继续保持,甚至增强。”颜敏说,她很满意目前的生活状态,等两人打算要孩子的时候再考虑重新回归传统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