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孩子怎么那么冷酷无情?”一位憔悴的母亲向我哭诉,她不敢相信自己5岁的孩子怎么会对自己的朋友如此冷漠。

同情心是指能在一定程度上感知和理解他人的感受并且愿意给予一定帮助的心理,这是许多良好品质的基础,包括善良、尊重、诚实、责任感、独立等将在本书中进行探讨的品质。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首先要具备同情心,这是能够进行一种积极的社会行为的关键因素,也是人与人之间所有关系的基础。那些在成长过程中缺乏同情心培养的孩子长大后一般表现得以自我为中心、麻木不仁以及自恋。在当今世界上,这样的人已经不在少数,我们不需要更多了。

拥有同情心是确保孩子不会偏离正确的成长轨道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一个学龄前的女孩子来说,同情心会帮助她适应社交生活,并且拓宽她的社交技能。并且随着她的社交圈子变大,同情心会帮助她更好地与人交往,并且能帮助她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得她能够关注其他人的需要,体会其他人的想法,也能够促进她获得自我认同感。在某种情境下,当孩子观察到别人是如何反应的时候,她自己也就潜移默化地学会了遇到这种情况时该作何反应。细心地观察别人能从根本上帮孩子树立是非观念,当她面临来自伙伴的压力时,这能够帮助她作出正确的选择。随着孩子渐渐进入青春期,拥有同情心会帮她正确判断来自同龄人的信息,正确对待媒体的种种言论,尤其是那些让她感到有压力或有威胁的东西。当她听到饶舌音乐中那些歧视女性的段子时,你应该马上告诉她这首歌是在贬低女性,慢慢地,她就能对此有自己的判断。然后当她看到广告牌上具有明显性挑逗的图片时,她就知道这是不合理的。在孩子成长的早期就要开始培养她的同情心,并且一直持续地培养,能让她自己的世界更加美好,也能够让她顺利地成长。

培养孩子的同情心

学者说,从一定程度上讲,同情能力是人类基因优化选择的一个因素(注意,这并不是说同情在人类身上真的越来越显著)。但是当你看到你18个月大的孩子迈着蹒跚的步子去抓起小朋友的布娃娃,嘴里一边喃喃地说着“我的我的我的”,就像《海底总动员》里的那些海鸥,你会觉得上述观点非常不可思议。或者你试着让你3岁的宝宝去跟他的小弟弟分享玩具时,再看看他的反应。婴幼儿的自我意识都很强烈,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刚刚蹒跚学步的时候,她的世界就那么大,所以她无法体会别人的想法,要把她自己放进别人的鞋子里可不是件容易的事,除非她是在玩游戏。

甚至有一些数据证明,同情心跟遗传有关。耶鲁大学的马可·布莱克特博士对双胞胎进行了研究,他发现这些基因相同的人在同情心的能力方面有着高度的一致,这表明遗传在这项特征的发展上扮演着特定的角色。

很有意思的是,同情心的萌芽最早出现在孩子一岁的时候,这时孩子能通过面部表情感受到某个人很痛苦,并且会用自己想到的某种方式来表达一下安慰。在一个实验中,研究人员观察到,有一个14个月大的小孩一遍一遍地帮助一位女性找一支掉在地上够不到的笔,这名女性只是一边咕咕哝哝一边试着去捡笔,小孩就明白了她的意图,他用手扫开了障碍物,把笔捡起来给了她。这就是关于同情心的一个证据很充分的案例。对18个月大的孩子的观察实验也发现了类似的现象。

许多父母都反映过自己12~14个月大的小孩试着去安慰一个哭泣的小伙伴。当我的一双儿女还是小宝宝的时候,他们彼此之间很依赖对方,这种情况并不鲜见,当一个哭了,另一个就会过来看看是怎么了。这是怎么了?咦,有人好难过呀,这好像不大好,我也该难过吗?发生什么事情了?这哭声让我觉得也不舒服了。我应该安慰他。这时候,杰西就会去找来弟弟波恩的玩具或是小盖毯。显然,这也是同情心的表现。但是,从我的角度来说,杰西的这种同情心不仅是为了安慰弟弟,也是为了安慰自己。反正是觉得难过,也不知道是谁在难过,安慰一下波恩我也会觉得好些。发展神经学家告诉我们,能够感知发生在别人身上的事情,且感同身受,是同情心的源泉。

母亲对于宝宝是一种天生的安慰,母亲的声音、抚摸、拍打、亲吻,都会让宝宝觉得安全舒服。这些动作会促进内啡肽的分泌——这是一种当宝宝觉得很舒服的时候在大脑里产生的激素。宝宝将这些视为缓解痛苦的一种方式。宝宝通过跟父母之间的这种交流,体会到了关爱和情感,他也学着用类似的方式去回应其他人。小宝宝最首要的一种学习方式就是模仿,就是把他经历过的或是看到的事情模仿出来。这种模仿也为同情心的建立打下了基础,日后,同情心会慢慢展现出来。同情心的能力很强地依赖于孩子先天的模仿能力。

我们知道同情心的培养可能跟以下三个方面有关:

孩子的年龄和发育情况。

孩子的性格。

孩子成长的环境以及社会环境。

鉴于对上述几点的考虑,孩子的同情心的建立跟以下方面分不开:

强烈的自我意识,知道自己不同于别人。

辨别别人表情的能力。

具有丰富的情感,从而能承载他的感受以及他观察到的。

理解别人为何产生某种感受的能力。

因为考虑到别人从而规范自己行为的能力。

孩子在2岁到2岁半的时候,许多这些方面的能力开始展现出来,但是不太明显。直到孩子长到3岁或4岁时,当他对这个世界有了初步的认知,并且能将别人的悲哀跟其遭遇联系到一起时,他才能真正理解并富有同情心地去回应。也就是说,孩子需要有充分的个人经历并且随着认知不断成熟,他才能对别人产生同情。

大约在18个月前后,刚刚学会走路的孩子意识到他开始脱离了爸爸妈妈的怀抱,开始了一种全新的视角,许多其他的小朋友进入了他的世界,但他们又跟自己不一样。看看那些18个月大的宝宝和他们的父母一起上课的情形吧,每位家长坐的凳子周围都被围了一圈玩具,都是宝宝搬运过来试图让自己的爸爸妈妈帮忙看管的。实际上谁会去动他的玩具呢?可是在他看来,只要是他自己想要的东西,其他人也都想要。对他人的认识一定会先于同情心的真正确立。

当孩子接近3岁的时候,会有一些变化,虽然他还不能站在别人的角度上看问题,但是他至少开始意识到别人观点的存在。不知不觉间,这种意识在慢慢增强。你见过这样的情形吗:一个3岁的孩子把小胳膊抱在胸前,仰着小脸儿,小鼻子冲着天,煞有介事地说一句:“你不是我的朋友!”这个年龄的孩子并不乐于分享,也看似不具备其他同情心的表现,但是,这时候她的确具备了同情的能力。她已经可以站在别人的角度上去思考了。

4岁大的小孩已经能够感知别人的感受了,而不仅仅只是知道别人会有感受。虽然前不久她还是个“自我为中心的——我——我的”的踉跄学步的孩子,认为什么都是自己的。但是,现在她已经告别了自我中心的独角戏,4岁了,已经获得了一些经验,有了自己的一些观点,并且也有能力去感知感受——自己的和别人的。

5岁的小孩就可以讲出别人的感受了,而且她能够想象出在不同的情境下,别人会有不同的感受,对自己也是这样。对于学龄儿童以及年龄更大的孩子,则可以培养同情心的各种表现形式——怜悯、善良、礼貌、情感素养(参见第54页)、博爱等等。这些也正是本章要讲的主要内容。

是什么阻碍了同情心的培养

通常我们知道所有的孩子都会有同情心的,但是事实并不是这么简单。最初的时候,孩子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这种以自己为中心的状态在日后的成长岁月中会随时相伴。事实上,我确信你肯定能说出很多成年人现在还是生活在“我我我”的世界里。

在我的家长课堂上,我经常听到这样的说法:一般长子或长女会比其他孩子的同情心差一些,至少在家里是这样的。的确,小孩在家里的排行情况对这方面是有影响的。通常,长子、长女由于是整个家庭迎来的第一个孩子,集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以及其他长辈的注意力和宠爱于一身,并且这种关注至少会持续几年的时间,然后才随着弟弟妹妹的降临,从聚光灯下被转移开。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大家都宠着她,她理所当然地认为什么都应该是自己的,所以很难为别人去考虑一下,很少能感受到同情心。当有一天她发现这些本该全都属于自己的东西都被剥夺了,这需要时间去适应,而且后来她渐渐也会发现,原来并不是所有的都失去了。随着她一天一天长大,她的意识也在逐渐成熟。她的世界不仅仅局限在家里了,她可以从与人的交往中以及外界环境中获得满足感,她的同情心也就随之增强了。

接下来说说那些性格内向、胆小或是慢热型的孩子吧,她会更多地观察,而不会主动打招呼,她会将脸埋在妈妈的大腿间,她在家里和在外面完全判若两人。这种小孩通常首先考虑怎么保护自己,她所有的精力都用来防御那些可能给她带来不快的东西。总想着保护自己,怎会有同情心?其实,并不是她不能感受到同情,而是同情心都被她自己的性格淹没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