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分享
用心经验

《我把女儿教进世界名校》前言

天才和第一名的人生真的值得羡慕吗?一个天赋异禀的人不一定能成为人生的智者。

女儿来自斯坦福的一封信

2011年5月底,在女儿于珺赴美读书将满一年之际,我写了一封短信给她,问她这一年的大学新鲜人生活,跟期待中一样吗?可有什么感想?

平常的于珺惜字如金,不论是应答或写信都很简短,但我这次的问题似乎是直接问到她心坎里了,意外收到洋洋洒洒的一大篇回复。或许正好在期末考前,可以看出她前半段虽然很努力地用中文回信,后面一半还是匆促地用英文打完。我从中摘录如下:

唯一跟期待一样的,就是知道会很精彩。或许应该说,“知道会很精彩”是我唯一的期待,因为所有其他的细节,在没有来之前都太难想象。

学校的照顾、自我的期许和同学的互相勉励,让每天生活都满满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一种成长、一种享受。走在比度假村还美的校园里,无比幸福!由于住在SLE宿舍,在餐桌上、房间、交谊厅,甚至厕所内,无论是关于未来,关于卢梭、弗洛伊德、马克思及《古兰经》,哪里都能参与或听到很有深度的谈话。

能够跟世界各地来的精英住在一起,随时随地体验文化冲击,是一种享受。

能够跟一群很有理想的朋友一起学习成长,是一种享受。

知道学校里有很多身为世界权威的教授,只要我发一封电子邮件求见,就会立刻抽空指导我,是一种享受。

能够在来到斯坦福的第一个学期,就跟乔治·克鲁尼讲到话握到手,还合影留念,是一种惊喜。

学校提供的学习机会多到让学生觉得,不论怎么选择都有所损失,是一种奢侈。

多睡一个小时,都会觉得可能错过了学校生活的精彩,或浪费了什么,是一种幸福。(虽然我知道你一定会说,睡眠不足实在不是一种好现象!)

Most important of all, you can find home in each other, among your dorm/ club friends, students at Stanford, and the community as a whole.

So there is an event called“Spotlight On”in our dorm. People take turns, two per week, to tell their life stories in the lounge and other students can ask questions. I remember I was asked, “What’s your best memory at Stanford?” I said, “There are no best memories here at Stanford, because every moment is a best memory!”(翻译如下)

最重要的是,小至室友、社团同学,大至整个学校都给人归属感,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独一无二的家。

宿舍里每周都会举办一个名叫“Spotlight On”(聚焦人物)的活动,每次两个人,到交谊厅和宿舍与同学分享个人的成长故事,并接受大家“身家调查”及“严格拷问”。还记得轮到我时,有人问我:“你在斯坦福,到目前为止最美好的回忆是什么?”我说:“因为每一分每一秒都太珍贵美好,以至于我在斯坦福找不出所谓最美好的回忆!”

于珺信中提到的SLE(Structured Liberal Education),是斯坦福大学专为大一新鲜人安排的组合性人文科学课程,将大学四年必修,包括文学、哲学和艺术等所有人文课程集中整合,并提供写作能力的加强训练。学生要经过申请审核,才有机会进入这个名额相当少的program,每周有固定的讨论会与活动。入选的学生必须住在指定的宿舍内,同住的还有专属的教授和助教学姐,让课程与生活更紧密结合。比起分散个别选修的人文课程,SLE提供了整合的授课内容,更多更深入的讨论和练习机会,也代表了学校非常重视的一种观点,那就是不论主修哪个学术领域的大学生,都应该要先具备相当的人文素养。

于珺一直在中文学习系统中成长,初到美国就选择参与这样的课程,挑战性很高。不过她爸爸和我还是鼓励她争取这个难得的机会,因为我们希望她了解,进了大学之后,尤其是在如此自由多元又无限宽广的学习环境中,成绩与分数不再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事。课堂之外,从人、从事、从环境,都可以是最好的学习。

一年以来,关于繁忙的于课业和社团活动,我没听她抱怨过半句,或喊过一声累。对身边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同侪,她没有透露过一丝忌妒或嫌怨,我听到的总是对同学优异表现的赞叹和朋友间的生活趣事。能够养出这样一个乐在学习又懂得欣赏别人的孩子,而不是一个一心只想踩过别人的竞争机器,我对上苍的厚爱心存感谢。对我来说,她将来能成就什么样的表现一点也不重要,因为我对她的人生期待只有平安健康、生活快乐与心灵富足……而这些,我相信她已经有能力去追求与达成。

2009年12月,于珺还在台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级中学(后简称北一女)读高三时,就比一般正常申请程序提早申请上了斯坦福大学,因而上了报纸。4月初,她更因为申请上前七志愿美国大学的百分百命中率(斯坦福、哈佛、麻省理工学院、普林斯顿、耶鲁、哥伦比亚、宾州大学)而受到媒体青睐。虽然我不是教育专家,但似乎很多人对我教育孩子的方式感兴趣,有许多家出版社因而找上门来,连亲友们都鼓励我出书和大家分享我的经验。

或许因为儿女课业行为表现向来不错,朋友们观察我这妈妈好像当得很轻松,即使三天两头出国,小孩都自动自发不用管,早在两个孩子上初中以后,就开始有出版社找我出亲子教育书。当时我总是玩笑回说:“我不够资格吧?女儿还没上北一女呢!”四年前女儿考上北一女,我只好换个推托借口对出版社说:“不好吧,我的孩子还没上台大、哈佛啦!”

其实,对出书犹豫的真正原因,是我觉得关于教养,本来就是很个人的事。不同的环境,各异的条件,独一无二的孩子……我行得通的方法,别人不见得适用。我不是教育专家,不希望善意的经验分享最后被误会为自以为是、大言不惭,更不希望单纯的家庭生活因此公开。

带孩子,每个人都是从没有经验的第一次开始。即使生第二个、第三个,之前的教养经验也不见得合适,所以整个教养过程对做父母的来说,其实是一个不断学习与应用、观察与修正的过程。回头来看,旁人或许以为我很有计划地从小培养,但其实并非事事都在算计之中。我深深了解做父母的对孩子未知的未来总是有很多的担忧与焦虑。

不论站在人生的哪个时间点,往前看,我们都有种种的期待与不安;回顾时,也总有很多的欣慰或反省。即使去年姐姐申请出好成绩,今年陪着弟弟走同样的一段过程,不一样的孩子,不同的时空环境,还是会有许多差别。终于,我说服自己回顾并写下近二十年的人生故事,因为我相信自己经验的分享,并不是展示给读者一个用来复制的模式,而是提供一个参考样本,协助大家思索,并找出最适合自己的方法。

于珺的好表现得到了大家的关注,但实际上我们俩都知道,比起真正天资聪颖的孩子,她其实非常平凡、普通,只不过她的运气比较好,不足为外人道的小小努力,就得到了出乎意料的回报。虽然,许多人有兴趣的重点,在于想了解如何让孩子好好用功读书、如何栽培出类拔萃的精英,但我更急切想跟大家分享的,是我在孩子生活教育与观念养成上的付出与用心,以及满满的收获。

天才和第一名的人生真的值得羡慕吗?一个天赋异禀的人不一定能成为人生的智者。比起一个生活在别人的掌声与期待中,不凡却寂寞的佼佼者,我宁愿我的孩子有正常的成熟期,让生活交织着满溢的友情,以及从努力付出所得到的富足与回馈;我希望我的孩子能平凡踏实地从学习中得到智慧,让自己的人生过得幸福快乐。

内容来源网络侵权联系删除:找资源联系: (复制)婚姻学堂 » 《我把女儿教进世界名校》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