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分享
用心经验

你说的,孩子真的理解吗?

家长在和孩子交流时,应该更加注意自己的语言,要用能让孩子理解的语言来和孩子沟通、对话。在让父母头疼的小小叛逆期,其实只要用对方法,也是很容易平稳度过的。

情景再现:

我曾遇到过这样一位妈妈,她的宝宝叫娃娃,当时是2岁8个月。当时娃娃的妈妈正碰到一个头疼的问题:娃娃虽然已经可以自己穿衣服、吃饭了,但是有一个很不好的习惯,她用过的东西、玩过的玩具,不喜欢收拾。比如午睡起床,妈妈和娃娃说:“娃娃做个乖宝宝,把自己的小被子叠起来好不好?”娃娃通常都会随意地摇摇头,不理妈妈。再比如玩玩具的时候,如果妈妈说:“娃娃,我们要吃饭了,你把玩具都收回到玩具箱好不好?”娃娃还是会摇摇头,跑来跑去地不理妈妈。

在那个时候,娃娃妈妈恰好认识了冉冉妈妈。冉冉妈妈在听了娃娃妈妈遇到的问题之后,很快给出了自己曾经用过的、很有效的一个办法:激励法,比如在家里准备一个小白板,小白板上放一张做好的日历格式的表格,如果宝宝表现好,比如能自己收拾玩具、自己叠好衣服被子,就给孩子盖一个小戳,作为鼓励和肯定。当这个小戳积攒到30个,或者50个的时候,就对孩子进行实物奖励,比如让孩子多玩一个小时的游戏,或者多看一个小时的电视,又或者是周末带孩子去他向往已久的某个游乐场去玩。

娃娃妈妈听了之后很受启发,她认为这个方法非常正向和积极,应该也能帮她培养出一个听话、懂事、不一样的乖娃娃。所以,她回到家里也开始使用这个方法。

但是,让娃娃妈妈苦恼的是,这个方法只能偶尔发挥作用,大多数时候娃娃还是拒绝合作。比如当妈妈和娃娃一起把玩具规整好之后,妈妈夸奖娃娃并给她印下一个小戳的时候,娃娃很开心,妈妈也很开心。可是有时候,妈妈让娃娃做什么的时候,娃娃还是会跑开,完全不理妈妈。

非常苦恼的娃娃妈妈找到了我,让我从专业的亲子教育角度,告诉她这个问题到底应该怎么处理。在听完娃娃妈妈的倾诉和她试过的这些办法之后,我和娃娃单独玩了一会儿,问了娃娃几个简单的问题,然后我明白了真正的问题所在。

娃娃妈妈在和娃娃沟通时,忽视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娃娃妈妈忽视了孩子的语言和大人的语言在表达方式和接收方式上完全不同,这导致两者不能完全理解对方的意思。举例来说,小孩子经常会说一些“童言童语”,有些让大人开怀大笑,有些让大人摸不到头脑:宝宝在说什么啊?这个时候,大人往往只会关注到孩子可爱的一面,而忽略了自己不理解的这件事。因为,家长并不认为孩子的几句童言稚语是一定要听懂的。那么,我们需要家长注意的是,孩子的想法也一样。家长的很多语言,尽管自己说得很流畅,但是孩子并不一定理解。这是很多家长经常会犯的一个错误。

内容来源网络侵权联系删除:找资源联系: (复制)婚姻学堂 » 你说的,孩子真的理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