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见钟情是很多女性憧憬“一见钟情”式的爱情,然而,从心理学上讲,这是一种不正确的“社会认知”。 所谓“社会认知“,是指在社会生活中,一个人对人对事的基本态度,它决定了一个人的价值取向和感情取舍。恋爱不是儿戏,恋爱意味着婚姻,意味着感情双方在一起生活一辈子。

  如果没有正确的“社会认知”,这种爱情不过是一时冲动而已。 要获得正确的“社会认知”,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是长时间的相处:事物的本质有一个暴露的过程,两个人交往的时间越长,经历的事情越多,人的本质就暴露得越充分;

  二是距离近:人对人的了解与感情,常是通过直接接触而产生的;

  三是全方位的了解:爱一个人必须全方面地去了解对方,包括思想、人格、理想、志趣、习惯、健康状况及历史、家庭情况等。如有一方面不了解,可能就是今后潜在的矛盾之点。

  其二,爱情的基础当然是性的吸引,但又不仅仅是性。如果把性、外表美看作是一个人的外在魅力,那么,一个人的志趣、理想、学问、修养等,则构成内在吸引。 一般来说,年轻女性多看重对方的外在魅力,而一个性格深沉生活经验丰富的人,则往往对异性的内在魅力心醉神迷。但爱情应同时考虑到外在和内在的吸引,在外在魅力方面,要求“互补”,在内在魅力方面,要求“相同”。 从理论上讲,外在魅力与内在魅力的不同搭配,就形成了不同组合: 外在魅力“互补”,内在魅力相同或相似,这是最理想的类型。在这种情况下,男女双方会相爱得真诚、热烈与持久。 外在魅力“互补”,内在魅力不相同或相似。在这种情况下,开始男女双方会相爱得很热烈,但以后会发生变化;如果发现对方魅力十足,则会深入交往,如果发现对方魅力不够,感情便会黯然失色。 外在魅力十分缺乏,而内在魅力相同或相似,则双方可能相爱,但这种爱是冷静的,理智的,总觉缺少了一些韵味。 外在魅力严重不足,内在魅力也严重不足,则不可能产生爱情。 有时,爱上一个人,爱得是那样的热烈、挚着、痴迷,却说不清对方是哪一方面强烈地吸引了自己。这种爱一个人又爱得不知其所以然的情况,有两种可能。一种可能是对方正符合你心目中的理想模式,所以爱得无法遏止;一种可能是你误把他看成是完美的男人了,在爱中的你不愿分辨出他的优点与缺点来。然而完美的男人是不存在的,许多女人为什么不愿在爱中清醒一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