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分享
用心经验

婚姻不是一场竞赛,也不是一个战利品

作者:小湘 幸知情感咨询师特训营学员
来源:潘幸知(sharpshow)

《亲密关系》一书中曾提到:每段亲密关系都要经历这样的轮回,月晕、幻灭、内省、启示这四个阶段。月晕指的是激情期,两个人都觉得这段关系是甜蜜有爱的。

幻灭是激情退却后,我们开始看到双方的不足和缺点,开始出现冲突、争吵。

内省是我们开始承担起对亲密关系的责任,对自己在亲密关系中的角色负起责任,开始觉察自我成长。

启示是双方朝着共同的新目标让关系进一步升华。

能突破轮回的亲密关系最终都成了高质量的亲密关系,只是有的人执着的死在了某个环节上,连一个轮回都没有走过。

那么评价婚姻的好坏,谁更有发言权?有人认为婚姻好的比婚姻失败的更有发言权,但何谓婚姻失败?何谓成功?

列夫·托尔斯泰在他的名著《安娜·卡列尼娜》中有一句名言“幸福的婚姻都是相似的,不幸福的婚姻各有各的不幸。”乍一听下来,觉得说得很有道理。现实的情况也很能印证这个结论。

幸福的婚姻,是两夫妻的相亲相爱,不幸福的婚姻要么是婆媳矛盾,要么是男人出轨,要么是家里经济环境差,要么是养育小孩意见不合。我自己不太喜欢这样子的概括性总结,这样子的评价多少带点以偏概全的意味。

一段婚姻,一段关系,绝对不是一件事或者是某些事综合起来的结论,它涉及到时间、空间,两人思想的发展,两人之间的互动,两人在不同时期的选择和决定,两人分别对家庭的付出,两人分别从家庭关系中得到的收获,两人对未来的思考,两人对家庭的建构,种种你有可能想到或者想不到的人生命题,都会在一段婚姻,一段关系里面呈现。

我想,当一个人去回顾自己的婚姻和关系的时候,绝对不希望也不愿意被一句话定义的。

当然,我只看过这本书的电影改编,没有看过书,所以,我也很难透彻的分析托尔斯泰怎么得出这个结论的,我在这里引用是为了说明,概括性的总结在婚姻和关系里面不太适宜。

正如我们想去评论一个人的婚姻好坏时,标准是什么也很难界定。我相信每个人对婚姻都能有自己的经历,自己的感悟,自己的理解,只是看要不要拿出来讨论的必要性。

婚姻是一场修行,是一场个人成长的洗礼,等等,很多鸡汤文章都很好看,也很振奋人心。久而久之,我们被相同类型的信息和传播给感染。

当然,无可否认,资讯的传播也是一面镜子,让我们看到自己没有发现过的事物,扩展我们的视野。在此基础上我们找到共鸣,也发现自己的不足,于是我们去跟踪,去追随,这也是我在一段时间做的事情,突然觉得自己的眼前的世界一下子开阔了许多,找到了所谓的归属感,看到成长的方向。

但其中有多少是真正基于自我觉察和自我反思的基础上的?其中多少,又是在这觉察和反思上的“行动”?因为真正的行动,是痛苦的。而很多很多人,不愿意喝痛苦的良药,更愿意被鸡汤包裹全身,让自己麻木掉。

有没有一种可能,我们都被别人有过的路,做过的事而限制,以致于少了自己的独创性?有没有想过我还有其它的路可以选择?我们会不会不知不觉的活成了一个套路?

这是我个人给自己的一个要求。

我对资讯有比较挑剔的眼光,网上传的我也看,但是不一定接受;自己找的,我会认真看,并且结合自己的经验反思,创造属于自己的东西;突然发现的,我会带着惊喜的眼光看,想想它是不是一份特别的礼物。

那么,我自己的婚姻是怎样的,我在亲密关系里面做了什么事情,我打算做些什么事情,我开心满意吗?对自己的婚姻关系的发问,可以引导自己去思考,以及了解自己婚姻的真实情况,只有在真正了解的基础上,才能通过读书,通过导师授课,通过听别人的经验,通过反思,去照镜子。

这是我对自己的另一个要求。我很难在自己模糊的时候去盲目的接受一些定义和评价。我允许自己去经历,即便是犯错,起码我对自己负起责任,也相信自己有能力解决;当然也有不好的地方,但人生不就是为了经历吗?所以,没有无谓的好坏,只有不愿思考的自己。

我想不到自己能以任何理由去衡量自己婚姻的好坏,我只是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让自己在亲密关系中有觉察的成长,我个人也有足够的精神能量让我知道婚姻不是我的全部。

婚姻不是一场竞赛,也不是一个战利品,它仅仅是一段需要全心投入的经历。

在微信公众号搜索“潘幸知”或者 sharpshow,订阅我,和我一起,每天学一点婚姻爱情心理学。

本文为头条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内容来源网络侵权联系删除:找资源联系: (复制)婚姻学堂 » 婚姻不是一场竞赛,也不是一个战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