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告诉你:哈佛需要什么样的学生

教授告诉你:哈佛需要什么样的学生

作者:冯禹 新媒体整合:冬娜

很多父母希望孩子上哈佛耶鲁这样的名校,但受中国应试教育的影响,常以中国的高考思维来理解美国大学。实际上,标准化考试这样的东西对哈佛没有那么重要。那么,哈佛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是能言善辩的领导型人才吗?是能考高分的学术型尖子吗?

如果你只理解到这儿,就把事情看窄了。哈佛教授告诉你,哈佛需要的不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学生,他们更希望让孩子做自己!

有一次,一些初来美国的高中生家长听说我在哈佛教书,希望给他们介绍一位在哈佛念书的华裔学生,讲讲进入哈佛的秘密。当时我的班上正好有位来自台湾的女孩,她愉快地接受了邀请,在一个座无虚席的小会场上侃侃而谈。她对家长们说:“你们不要让孩子把重点放在准备SAT等标准化考试上,这个东西对哈佛这样的学校不那么重要,最多只占15%的考量(后来一个学生甚至断言只有5%)。”

那么哈佛喜欢什么样的学生呢?按照她的理解,是有头脑和社会责任感、会做事情、全面发展、具备领导力且要与众不同。

记得当时有这样一个场景,女孩请在座孩子能弹钢琴或拉小提琴的举手,几乎百分之百。她笑着说,她自己不会钢琴,也不会小提琴,擅长的乐器是大管(巴松),“哈佛的交响乐队不会缺拉小提琴和钢琴的,但是很可能缺巴松这样的冷门。你们前篇一律地让孩子去学钢琴和小提琴,犯了一个方向性错误。”

她有许多傲人的成绩和能力,其中我记忆犹新的是她用物理学和数学知识推导出一个美国北部降雪城市需要的,根据降雪量、气温、湿度、风力以及路况等要素计算撒盐量的公式,简单实用,又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环保意识,入围西屋奖(相当于现在的英特奖),这显然是块重要的敲门砖。

她将近一个小时的演讲给了大家极大的震撼。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现场有些家长由于根深蒂固的分数高于一切的观念,不能接受。当时有一位家长说:“她孩子的经验就是刻苦学习。为了让孩子不分心,她把电视送给了别人。还说孩子每天睡眠只有一个小时。”这简直是在害人!由于我的工作性质,经常接触哈佛耶鲁的大学生,所以,但我深知这位哈佛女孩所言不虚,开始重新考虑孩子的发展方向。当访谈了几百位美国顶尖高校的学生后,我渐渐掌握了打开“黑箱”的密匙。

教授告诉你:哈佛需要什么样的学生

首先,很多人会觉得一旦进入哈佛,就会光宗耀祖。而招生办公室考虑的是,这个学生会不会为哈佛增光,为哈佛带来重大的捐款和影响力。

哈佛招生办公室的一位女士直言不讳地告诉我,哈佛的第一优先就是已经取得突出成就的学生,所谓突出成就是类似于在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这样的世界级赛事中拿冠军。不过,这里说的成就绝不仅仅指体育,也包括学术、商业、政治等各个方面。你可能会想,这种人太少了吧?其实也不是特别少。我儿子就曾找到过一种罕见牙科疾病的致病基因,像这样的学生会被优先录取。

之后,是一些虽然还没有那么高的成就但是已经崭露头角,或者展示了巨大潜力的学生。这里包括那些商业巨头和政府高官的孩子。有人说美国走后门是公开的,这话不假。

进入哈佛这样的世界名校的第二个重要原则,就是多样性。在1940年以前,哈佛为了保证学生群体的多样性,规定了当时在学术等方面最优秀的犹太学生的限额,一些犹太人感觉受到歧视,才办起了自己的布兰戴斯大学。现在有许多亚裔学生正在面临同样的问题,亚裔的比例在哈佛已经超过20%,不太可能继续大幅度增长。但是,多样性并不仅仅限于种族,还有学生特点。

哈佛需要一些有领导力、能言善辩、组织社会活动乃至政治改革的人才,培养未来的总统和国家领导人。但是哈佛不需要每个学生都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如果所有的人都变成这样,那哈佛在生物学、化学、数学、经济学等许多学科的学术优势又由谁来传承呢?所以哈佛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有好出风头的领导者,有体育和音乐明星,有在学术方面已经有建树的学者苗子,有全面发展的通才,但是也要有没有那么多突出成就,只是功课好、踏踏实实做学问的人。

同理,哈佛如果只要有特殊家庭背景的学生,那么将蜕变为老式的贵族学校。相反,每年哈佛这类名校都会有意识地招收一些家庭出身特别低微,但是本人却能在逆境中有所建树的学生。我认识一个学生就是这样。他的父母都是越南人,英语还说不好,都是在餐馆打工。但是这位同学却保持了相当不错的平时成绩,SAT考试的成绩也不错(但离满分有差距),而且组织了一些帮助穷困家庭的活动。他凭这些进入了美国名校。这背后的逻辑是,他具有成为未来杰出人才的潜力。现在的美国总统奥巴马不也有类似经历吗?

其实SAT是一种能力测试,顶尖名校主要是用它来过滤掉那些学术上可能有问题的学生。从某种意义上说,AP考试的数量和质量也许更重要一些。

可以说,许多华人家长片面地认为哈佛只要某种类型的学生,而且常常把成绩以外的东西片面地归于文体活动,而没有考虑科学研究、政治活动等等。

这些年亲身体验及所见所闻,让我感受到哈佛这样的名校真正需要的是多元化的人才,而对于每个孩子来讲,能够真正做自己、展示出自己的独特性,才是哈佛所需要的素养品质。

教授告诉你:哈佛需要什么样的学生

冯禹:哲学博士,曾先后任教于中国人民大学、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哈佛大学,现为美国布兰戴斯大学教授,他的孩子在国内读到小学三年级后去了美国,在美国教育系统中成长直到大学毕业。

小婚家福利社

懒惰、动手打人、拖拉、完美主义……面对孩子的各种熊,很多妈妈感到头痛。表怕!澳大利亚的故事医生苏珊·佩罗有好办法哦,就是给孩子讲故事!而且,效果比干巴巴的说教好100倍!

《故事知道怎么办》(全三册)

全3册,附赠《故事时光》笔记本

还包邮哦~

原价168元 小婚家优惠价115元

春节走亲访友

送给你关心的她最好的育儿方法论

教授告诉你:哈佛需要什么样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