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的孩子爱看电视,请花2分钟看看吧

如果你的孩子爱看电视,请花2分钟看看吧

作者:梁明明

不让孩子看电视,

也许也封锁了一条孩子学习的路。

只要家长正确引导,

电视就不会是育儿公敌。

一个4岁孩子的母亲被孩子爱看电视的问题困扰已久。上周我们见面时,她又在哀叹:“孩子对电视太上瘾了,上床了都还要用平板电脑看上一段时间,我很担心这会影响他的身心健康。

每次我不让看,他都会大哭大闹,说我是坏妈妈。这样下去一定会影响我们母子的感情,但又不能放任不管,怎么办呢?”

有类似苦恼的家长不在少数。不过当时,我并没有急着给这位朋友具体的建议,而是问她:“你知道孩子看电视时,其实是在看什么吗?”朋友被我问愣了:孩子不就是在看动画片吗?不就是在看“喜羊羊”“灰太郎”“熊大”“熊二”和“光头强”吗?还能是在看什么呢?

1

真的知道孩子看电视,是看什么?

其实,一个4岁的孩子坐在电视机前,绝不是在被动、死板地接收信息,相反,他正在经历一个为自己的认知系统构建知识框架的复杂过程。孩子对节目信息的选择与成人是完全不同的。同样一部动画片,成人看到的往往是故事的结构、情节的推演、价值观的冲撞……孩子却不可能对这些东西产生兴趣和反应,他们的兴趣,在成人疏于理解的地方。

举个例子。几乎所有孩子小时候都喜欢看“天线宝宝”,跟着里面的“太阳宝宝”咯咯直乐。成人会觉得这种动画片没故事、没逻辑、没有价值观,乏味得很。孩子们为什么看得那么开心呢?这是因为,孩子的认知与节目的内容正发生着“同化”和“顺应”。

1~3岁的孩子,进入了色彩敏感期,很容易被色彩分明的形象吸引;简单的情境与孩子的认知能力相呼应;最重要的一点是,孩子在这个阶段,对形状、声音、动作、反应等因素更感兴趣,既不需要故事,也不需要逻辑和价值观。

孩子看“天线宝宝”这类动画片时,努力的方向是复制和模仿,借此丰富自己的能力。这种行为,建立在无意识心理活动的基础之上,与成人思维惯性里对动画片的理解,完全是两码事。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知识的获得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构建过程,这个过程需要有媒介来帮助实现。

这种媒介要能够引起孩子的反应,至少需要满足下面3种情况之一:

  1. 形象及色彩奇异好玩;

  2. 满足孩子某种兴趣;

  3. 对应孩子某种情绪。

    动画片以其鲜艳的色彩、夸张的图形、逼真的声音效果,闯入孩子的感官,恰好能够充当这种媒介。

媒介本身是没有好坏之分的,家长真正需要去关注的,是孩子们通过这一媒介,链接到了哪里。如果家长们完全不去觉察孩子的这种链接,而只是以看电视时间的长短来评判好坏,对孩子做出限制,那就如同随意推翻了孩子正在大脑中搭建的积木,破坏了孩子探索、认知的过程,拖了孩子心理发育的后腿。

2

把“看电视”改造成陪伴式教育

意识到“大多数时候我们并不了解看电视的孩子是在看什么”这个问题后,“电视”或许就不再是育儿公敌了。

首先,处于不同年龄段的孩子,看电视时所看到的内容是不一样的。家长在了解孩子的兴趣所在后,完全可以找到电视之外的替代品,来转移孩子的兴趣。对色彩感兴趣的孩子,可以在电视之外找到色彩类的游戏项目;对形状感兴趣的孩子,可以在电视之外找到形状类的游戏项目……

其次,我们还可以改变孩子“孤独看电视”的境况。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从孩子的立场出发,和他们一起看电视,把看电视改造成一种陪伴式教育,自然也就完全不必在意时间的长短了。

比如,按照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儿童的认知能力是通过足够引发他们兴趣,但又不是很难处理的新信息而不断发展的。

当孩子被动画片中小兔子分享玩具的情节所吸引时,家长就不妨添加一些讨论进去:宝宝,为什么小兔子愿意把自己的玩具给别人玩?玩别人的玩具,是不是要征得同意呢?如果不想把自己的玩具给别人,应该怎么说呢?这种引导可以帮助孩子通过动画情境,建立新的认知结构。

当动画片中出现数字、形状、礼貌等知识性信息时,家长也不妨适时充当提问者和褒奖者的角色,引领孩子理解和掌握新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