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分享
用心经验

原生家庭对小家庭的影响

“你即将拥有的那个家比你出生的那个家重要”,写下这句话的作家劳伦斯是个英国人,但拿来警醒中国人倒是无比贴切。带有中国特色的婆媳关系,以及“妈宝男”,“嫁女如卖女”等现象,这些无一不是反映了出生的那个家庭对你即将拥有的那个家的影响。即使不是这些极端的现象,每一个人也将面临和原生家庭分离的过程。为什么一定要把小家庭同原生家庭分开不可呢?这两个家,难道不是一个家么?

原生家庭VS小家庭

这是许多人一生中会拥有的两个家。首先,我们来谈谈这两个家庭分别意味着什么。

原生家庭

原生家庭就是出生的那个家,那里有你的爸爸妈妈,假如不是独生子女,那就还有兄弟姐妹,甚至大家庭住在一起的还有爷爷奶奶。

在原生家庭里,你被塑造成了现在的模样,当然这里面既有遗传的影响也有环境的影响,另外,你会学到和人打交道,建立亲密关系的模式。

有的孩子成年后和父母的关系既亲密又独立;有的太过亲密,让人喘不过气来;有的孩子和父母的关系时而太亲密,时而太紧张;有的孩子和父母关系冷淡,几个月不打电话都不会想念……而这些亲密关系的模式,也会影响到交朋友、维持朋友、求爱、维持伴侣关系,甚至找工作、以及与工作的关系。

而假如孩子没能做到在父母身边独立出来,或者是父母特别舍不得孩子,那么父母就会依旧操心孩子的各种事,参与到孩子交朋友、找工作、嫁娶之事上来,在外人看来,这就是干涉了,但有时孩子自己愿意,外人也就不多嘴了,但是,这却可能是有问题的。

长大后,我们对原生家庭的感觉是复杂的,一方面希望自己能够独立,另一方面,又觉得对原生家庭有未尽的义务和必须维系的亲情。

小家庭

小家庭就是你和配偶结婚后成立的那个家,在这个新家里,你要和一个生长轨迹完全不同的人尽可能地磨合出一个舒适的家,然后你可能还要和这个育儿观念未必相

同的人一起生个孩子,然后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培养他成人,也还要花很多的精力让你和孩子的从小到大的亲子关系、升级为父母之后的夫妻关系尽量融洽,至

少不出大问题让你烦心。

对于这个新的小家庭,我们真正地希望融入它,并属于它,希望能够用自己的双手来创造幸福,即使不能做到“幸福”二字,最低要求也是能够相安无事地把日子过下去,能够有一个安稳的晚年。

为什么一定要把小家庭同原生家庭分开?这两个家,难道不是一个家么?

可能有人觉得奇怪,为什么一定要把小家庭同原生家庭分开呢?这么想并不奇怪,因为中国人已经习惯过大家庭生活,认为和父母在一起生活是尽孝的体现,更何况,还有“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这里,笔者想要澄清的是,把小家庭同原生家庭分开,不是断绝亲情,而是保持亲密,但彼此独立。

独立的定义,在百度百科中是“指单独的站立或者指关系上不依附、不隶属。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做某事。”笔者认为用在这里可以解释为不依赖原生家庭的力量而生存,并且不再听命于原生家庭,宣誓自己的主权。

不过,“不再听命”,与其说是“独立”,倒不如说,更好的是“平等”。每一个原生家庭,都是由昨日的新小家庭变成的。当原生家庭影响了你的人生,你也该意识到,你的新小家庭也将影响孩子的人生。因此,你没有理由亏待属于孩子的原生家庭。

而想要建造一个不亏待孩子的原生家庭,首先是要营造一个好的家庭氛围,而良好的夫妻关系,则是良好的家庭氛围的根基。

小家庭比原生家庭更重要

不过,笔者今天要说的不是平等,而是小家庭比原生家庭更重要。

中国的婆媳文化中,很多情况下,妻子往往是弱势的一方,毕竟,妻子的到来,打破了原生家庭内的情感平衡,让习惯了在情感上依赖儿子的家人感到被忽视,产生了情感剥夺,可另一面,妻子却觉得自己与丈夫亲密,天经地义。在这样的情况下,假如整个原生家庭为了让自己回到最初的平衡而排斥新成员,新成员也不肯牺牲自己的情感需求,让自己被边缘化的话,那么新成员就会一直无法被大家庭接纳,也会产生失落感。说白了,儿子或丈夫是同一个人且只有一个人,情感无论怎么分配,两边都很难饱足,因此只有舍弃原生家庭的平衡,做出取舍。

为了下一代考虑,让爸爸妈妈最好减少对儿子的依赖,让儿子有办法腾出心情,来和妻子培养感情,这样的话,即使夫妻二人身处大家庭,也不会埋没了小家庭的存

在感和自尊。只有当小家庭有了自尊,不会为了争夺爱而焦头烂额,妈妈才会特别淡定,把安全感传递给下一代,这有利于下一代的心理健康。

当然,说小家庭比原生家庭更重要,也不光是为了下一代。甚至也不是为了有一个人能陪自己白头偕老,陪自己看病,喂自己吃药。说小家庭更重要,最大的理由在于它会让人得到真正的成长。

离开了父母的呵护,习惯的环境,你真正独立地去面对一个和你不一样的人。就算是再糟糕伴侣关系,也是一面自我的镜子。也许你会突然发现自己的另一面。假如你还能做得更好,在关系中时时反思自己“为什么这样说,为什么这样做,自己的心情时什么”,也许你会避免再犯很多不必要的错误。

心理学家们发现,一个人在新家庭里和伴侣的关系,常常和自己父母的关系很像,有了孩子之后,对待孩子的教养方式,又常常不自觉地模仿自己的父母。当你意识到自己在哪里重蹈了父母的覆辙,你会活得更明白,也更可能去做一些改变,让原生家庭的痼疾在你这一代痊愈。

好比上一代许多中国家庭中,爸爸总是缺席,而妈妈为了不寂寞,就抓着儿子当情感的救命稻草,于是把孩子压得喘不过气来,等孩子结婚了之后,觉得自己被冷落,又开始跟媳妇争抢儿子的感情,儿子总是帮着妈妈,于是媳妇得不到新家的承认,转而又去依赖自己的儿子,如此循环下去;假如孩子是女儿,妈妈则会千方百计地挑剔女儿的交往对象,看似希望女儿嫁个好人家,其实潜意识中根本不希望女儿嫁出去,女儿也舍不得妈妈,觉得结婚后一定不能冷落妈妈,于是女儿就这样成了剩女。

冤冤相报何时了,孩子总是受害者。换言之,当初受害的那个孩子或许正是你自己。

像这样的痼疾,以及其他的一些痼疾,只要你意识到了,那就有可能改变它。比如作为丈夫,主动地修复和妻子的关系,做妻子的,不要逃避夫妻关系的问题,拉孩子下水,而是主动和丈夫修复关系。

当你拥有了一个新的家,就是开启了一段新的人生。所以,我们也应该勇敢地变成新的人。

假如你把即将拥有的那个家放在更重要的位置,那么,你将收获的不只是独立后的自由,还有更美好的人生。

注:如果您在婚恋方面也有困惑,详细描述,并发送给我们,有机会获得梦阳老师的亲自解答!

免费的问答都会公布,名字匿名。此公益的情感订阅号,公布的原因就是为了让有相同遭遇的朋友进行反思和获得帮助。如果不希望公布,可以申请付费书面咨询,费用是一次100。

内容来源网络侵权联系删除:找资源联系: (复制)婚姻学堂 » 原生家庭对小家庭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