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分享
用心经验

破坏亲密关系的期望

一个人被他人期望成为一个什么人、取得什么样的成就,或者处于什么状态,一般来说是一件愉快的事情。因为这表示你不是孤独的,有人关心你,而且还明白无误地传递了一个信息:他人很看得起你,这显然可以极大地满足你的自恋。你这时就像被信任的原始股票一样,被持有者期望着天天涨停。

但是,被期望过度就不是一件愉快的事情了。过度期望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压力,可以使你的身心都处于应激状态。从本质上来说,给于他人过度期待,实际上是向他人传递自己的焦虑的一种方式,简单地说就是推卸责任。比如,你跟你的朋友在山里碰见一只老虎,然后你的朋友对你说,我很看好你哦,你一定打得过老虎的。说完他就躲到一边去了。很显然,他在用对你的期望使自己置身事外,把所有的焦虑恐惧都放在你的肩上。在这个极端的例子中,期望变成了谋杀。

日常生活中的过度期望当然不足以构成谋杀,但却足以成为施虐。父母期望孩子成才、妻子期望丈夫赚更多的钱、老师期望学生更有成就、老板期望员工更加努力,这些无处不在的期望一旦过度,就变成了虐待,虐待的程度跟期望的大小成正比例。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的是,很多亲密的关系,最后被强烈地期望拆解的四分五裂。

在期望的背后,隐藏着不满意。期望不太大的时候,不满意的程度比较小,所以不容易被察觉,也就不太容易造成伤害。但是,随着期望的增加,不满意也就增加了,当增加到一定程度,就可以被觉察,就可能制造心理上的伤害。

从深层心理学上说,一切过度的期望,在潜意识层面都可能包含相反的内容和作用。例如:一对毕业于名牌大学的夫妻,很希望他们的孩子也学习成绩好,能够上他们当年上过的大学。从孩子很小的时候,他们就为实现这一理想做出了很多努力。遗憾的是,孩子小学的时候成绩还可以,初中就变得不好了,高中时成绩更差,最后高考成绩本科线都没达到。通过深入分析发现,这对夫妻潜意识里有很多对堕落、失败、无能的恐惧,这些恐惧以“期望”的名义传递到了孩子身上,孩子被动的接受了,就如父母潜意识之愿,把自己变成了一个不成功的人。简而言之,所有过度的期望,最后都会使事情朝相反的方向发展。

一个愿意承担责任的人,不会对他人有过度的期望,也就自然不会用期望虐待他人。而一个人能够承担责任的基本前提,就是他有充分的自由;奴隶不必承担责任,因为奴隶没有人身自由。如果一个人被他人过度期望,他就变成了他人的期望的奴隶,他活着的目标,只不过是满足他人的期望而已。很显然,过度期望在这里直接抹杀了一个人活着的价值。

怎样才能知道期望得过度了呢?很简单,问一问被期望的人的感受就知道了。但遗憾的是,如此简单的事情,却有很多人没有去做。因为他们在过度期望他人的时候,并不知道、也许是并不想知道,他人也是血肉之躯、也会有不能承受的期望之重。在这种情形下,我们鼓励被过度期望者的觉醒,觉醒到可以对那些用期望施虐的人说:我也许永远不会像你期望的那么好,但我希望我能够做到像自己期望的那么好,而这就足够了。

微问答

去爱吧 如果你也想咨询恋爱与婚姻方面的内容,请尽量把字数控制在500以内,一次性把问题说清楚,发送至“去爱吧”。如果后台问答,将默认“我将下述内容的版权及衍生权利授予唐丹阳,允许其公开发表及使用此文”。

在公众平台查找“now728”或者直接查找“去爱吧”可每天收到梦阳老师微信推送,微信后台会抽部分情感咨询免费为大家解答。

❤去爱吧 爱是一种能力

关于关注、分享,微信号now728,您身边的情感专家!

内容来源网络侵权联系删除:找资源联系: (复制)婚姻学堂 » 破坏亲密关系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