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案例】张先生12岁的儿子小萌从小聪明活泼,一家人都特别疼爱他。可是从去年开始,张先生发现儿子成绩有所下滑,而且常常无故不上学。于是张先生给孩子定了一条规矩:一次不上课就关禁闭一次,并根据旷课的时间来确定禁闭的时间。可是,经过几次禁闭后,张先生发现那个曾经聪明活泼的儿子变得焦虑、抑郁,有时晚上还会被噩梦惊醒……张先生不解地问:“我们夫妻都是有文化的人,又没有对孩子动粗施暴,怎么会这样呢?”

  【心理解析】当孩子犯错时,不少父母会采取一种自认为比较温和的惩罚方式——禁闭,以促使孩子自我反思。其实,尽管身体上没有受到伤害,但那种情感的隔离、被拒绝的感受,一方面会使孩子在强制中形成背离与对抗,另一方面会使孩子产生恐惧、不安,甚至敌视心理。然而,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他们不能表达愤怒,害怕会招致更为严重的惩罚,于是便会本能地采取自我保护——压抑自己的情绪反应。可是,这种所谓的自我保护最多只能暂时把愤怒压抑下去。其结果要么累积的愤怒一次性爆发,如平时看似听话、很乖的孩子,做出令周围人都难以理解的事情;要么变得萎靡不振,通过消极的方式表达愤怒,如在处理事情时,借故拖延或出现莫名其妙的错误。

  【心理处方】 当遇到孩子犯错误时,做父母的首先要有允许孩子犯错误的心理准备,然后和孩子一起去面对,如让孩子认识到这个错误的危害性在哪?它是什么原因产生的?这其中要注意倾听孩子的心声,要给他们说话的机会。

  除了分析错误发生的原因外,父母更应该和孩子一起去寻求合理的解决方法。同时,要给孩子一个边界,比如哪些事情是孩子应该完成的,哪些事情是孩子不可涉足的,以便让孩子明白生活中的一些规则。当然,这一切最好是通过父母自身的典范和行为去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