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如撞大运,不幸福大都是因为没有撞对人 (注:图片源自网络)

关于婚姻,人们有着各种各样的描述,我比较喜欢的是:“婚姻如鞋,是否合适只有脚知道”。“婚姻如撞大运,关键是要撞对人。”在我看来,那些怀揣着憧憬步入婚姻殿堂的伴侣,之所以半途分道扬镳或反目为仇,不是因为两人不好,而是因为两个人不合适,没有碰对人。

我这里所说的碰对人是碰到心意相通、情投意和,彼此能惺惺相惜、和谐相处的人。假如碰对了,琴瑟和谐、白头到老是件很容易的事情;碰不对,就容易身心俱疲、两败俱伤。

拿女作家聂华苓的婚姻来说,她的第一份婚姻维持了十多年,有两个女儿。但两人聚少离多,在一起也天天怄气,这份婚姻令她绝望和窒息。她因此而变得尖锐敏感,眉宇间总是夹着哀怨。谈及这份婚姻,她自诩为患了“婚姻癌症”,活着只是为了两个孩子。

直到她碰到第二任丈夫Paul,这个能欣赏她,倾心爱恋她的知心伴侣。自此,她的生命之舟驶入爱的甜美港湾,才情如鲜花般绽放,整个人也容光焕发、神采飞扬,由里而外地散发着明媚和爽朗。而Paul的第一份婚姻也不对,他对聂说,“我整个人给了Marry(前妻),结果很糟糕。我也是整个人给你了,这次很幸福”,“我和你在一起,每一刻都很满足”。由他们的故事,我想说的是,即使是素质很高的两个人,碰到的伴侣不对,感情生活也会陷入一片淤泥。这种不幸,只能归纳为,他们没有遇到适合自己的人,而并非本身的不幸所造成的。

还有目前知识女性喜欢看的《新结婚时代》:顾小西和丈夫何建国因为相爱,抵住世俗和家庭的压力结了婚,但婚后,两人家庭背景的差异,伦理亲情观念的不同,使得他们焦头烂额,矛盾迭起,婚姻几次濒于绝境。尽管作者在他们历经各种考验和磨难之后,出于仁慈,给他们一个还算圆满的结尾,但我并不看好他们的未来,因为各种隐患尚存,并没有从根子上消除。

所以,我对这个小说的理解是:婚姻建立在门当户对的基础上,再谈感情最好。门不当,户不对,使得存在着种种差异的两个人,磨合起来非常困难,往往还没磨和好,就已经筋疲力尽、伤痕累累了。

从大学时代起,我一直喜欢看《简爱》。这部经典名著的主人公罗契斯特先生,第一份婚姻,因为幼稚无知,再加上年轻人对爱情的贪婪、冲动和盲目,连自己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就和有着倾城之貌的西班牙城梅森小姐订了婚。婚后不久就发现,梅森的个性与他格格不入。她的气质平庸,趣味低下,罗契斯特甚至无法同她舒舒服服地度过一个晚上。不堪忍受的他把疯掉的妻子关进桑菲尔德三楼的密室,自己在流放中求安息,在享乐中求幸福。但那种绝望的肉感的享乐,使他智力昏聩,感情凋零,心倦神疲,最终怀着厌恶与愤怒结束了自我放逐,回到家中。

在这里,他碰到了瘦弱娇小,内涵丰富,有着独特人格魅力的家庭教师简爱。简爱追求平等和自由,蔑视权贵的骄横,嘲笑上流社会的愚蠢,内心蕴涵着火一般的热情和激情,她的出现让罗契斯特先生耳目一新,使得他麻木而疲惫的心灵渐渐走出低迷,重新复活,并开始追求纯洁的感情和高尚的生活。尽管他们的感情也经历了一些磨难和波折,但在心灵相通、性情相投和真爱的前提下,终于有情人成为眷属。他们的婚姻体现的是人间爱情至美的境界,令人神往无比。现摘录一些两人结婚十年后,主人公简爱描述其感情生活的片段:

“我知道和我在世间最爱的人同住,并且完全为他生活是怎样一回事。我认为我自己极为幸福--幸福得不是言语所能表现。因为我是我丈夫的生命,正如同他是我的生命一样,没有妇女比我更靠近我的伴侣,更为绝对的是他的骨中骨,肉中肉。我和我的爱德华在一块不知有厌倦,他和我在一块也如此,这就如同我们对于心的跳动不知有厌倦一样,因为,我们永远在一块……”

“我完全对他推心置腹,他的心腹也完全献给我,我们的性格恰恰适合——结果完全和谐。”

我对这些文字百读不厌,经常沉醉于它所描摹的境界中。我相信世间有这样温润丰美,让人向往无比的爱情。这也就是说,婚姻幸福的关键是两人要适合,要碰对人!碰对了,婚姻可以把人带入天堂,让人享受人间至乐;碰不对,婚姻就是爱情的坟墓,让人心力憔悴,苦不堪言。